2900起步,最高3900。
老板说得特别真诚“哥,这车我们是真的不赚钱。”
这些话,我真的差点就信了。
其实就是想买个电动两轮车,能坐下两个人,接接孩子用。结果走遍了雅迪、爱玛、台铃、小刀等等,市面上喊得出名字的品牌几乎都看了个遍。
但无一例外,销售都说“现在没有这种大款了,国标不允许了,现在都是最后清库存。卖一辆,少一辆,再不买以后就没了。”
听起来很有道理,稀缺嘛,自然要涨价。
可我心里合计了一下一个结实点的车架子,顶天了也就1600左右;一组6020的铅酸电池,市场价不过500块钱。全算下来,最多2100块的成本,这车却要卖到3000多,还非说没赚到钱?
到底是把顾客当韭菜割,还是觉得现在大家都不会算账了?
最同一条街上的新能源汽车,为了抢客,价格已经低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卖钢材的,价格都快骨折了。
你说一个电动自行车,凭什么就在这个风口上,比猪肉涨得还猛?
真的想不明白,是真没想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