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天车圈的人都开始变得不安分了?朋友圈有人说要退定金,有人开始犹豫油车是不是要降价。原因就一个——固态电池。
这词一出来,感觉整个新能源圈都炸了。大家都在传,说是“突破了”“要量产了”,还说续航能上1000公里,安全性比现在高几个档次。听着像是真的要一夜之间换时代。
我也去查了下,丰田在7月对外披露,已经在固态电池上实现能量密度400Wh/kg,计划2027年量产,续航超1000公里;宁德时代也放话,首代固态电池已经小批量下线(来源:路透社、日经新闻)。这不是嘴上画饼的阶段了,是真实的技术节点。
问题是,一旦这东西真上车,燃油车的优势就剩不多了。你想啊,现在油车还能拿“续航远、加油快”说事儿,到时候电车一充跑1000公里,安全性还高,那油车连最后那点心理安慰都没了。
现在油车厂也开始慌。上周我看到数据,中国燃油车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91%跌到今年上半年不足48%(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而新能源车的销量已经占到总销量的一半还多。换句话说,这场战争其实已经进入后半程。
但别急着拍桌子。
我再看了下固态电池的成本问题,现实还是骨感。根据《日经亚洲》的数据,目前固态电池的成本大约是液态锂电池的3倍,主要卡在电解质材料和生产良率上。再加上现在产线都还在验证期,就算丰田、宁德都拼命推进,短期内也不可能完全替代。
简单说就是,能造,但造不多。能上车,但贵得离谱。
现在车企都在比谁先“上车”,其实更多是营销意义。比如丰田说2027量产,不代表那年你就能随便买到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很可能是几十辆试点版,高端定制,价格比现在顶配还高。真正能下放到二三十万的电车,至少得等到2030年以后。
但话说回来,如果真有刚需,想买车的现在其实也没必要等。
我身边就有人说再等等,怕买完三年车就落伍。我问他,你要等啥?要等到固态电池降价?那可能得等孩子上小学。技术一直在进步,你总想着下一代,那永远买不到。
况且现在的电车也不差。像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宁德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都能做到250Wh/kg,续航六七百公里不稀奇。电池安全标准也高了,热失控概率比2018年降了70%以上(来源:工信部公开数据)。
你要真算经济账,电车一年用电成本三四千,油车光油钱就上万。再加上新能源车的购车补贴、牌照政策,现在反倒是窗口期。
所以我现在看,固态电池确实是但不是明天的未来。
厂商要准备,投资人要下注,普通人该用车还得用。对咱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次突破更像是一个信号,不是现在就得换的风向。
等固态电池能像现在的磷酸铁锂一样普及,那也得五六年后了。那时候你现在买的车,刚好该换。
所以别被“突破”两个字忽悠了,也别怕买早。真正要慌的,是那些既没技术又没转型的车企,不是你。
我就纳闷,现在一些人还在那算命似的等下一代车,好像只要一犹豫,就能跨时代。可现实是,哪怕技术日新月异,你上班堵的那条路,还是那条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