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市场,确实让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们感到有些眼花缭乱,尤其是传统燃油车领域,价格的变动可以说是相当频繁。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一向在国内市场拥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大众汽车,也开始将旗下车型的价格门槛一再拉低。
就拿很多人都熟悉的朗逸家族来说,它新推出的一款名为朗逸新锐的车型,经过市场终端的一系列优惠之后,最低的入门价格已经下探到了六万五千元左右的区间。
这个价格一出来,可以说是在入门级家轿市场里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让许多原本预算不高的消费者,开始重新将目光投向了这个经典的合资品牌。
要知道,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大众朗逸这款车,怎么着也得是十万出头的预算才能考虑的。
如今,它的一个分支车型能以如此亲民的价格出现,自然会引发大量的讨论和关注。
这背后,既有大众品牌自身市场策略的调整,也深刻地反映了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
那么,这台只卖六万多块钱的大众车,究竟是一台什么样的车?
它又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性价比高到让人“又要排队去买”呢?
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这台朗逸新锐和我们平时说的主流朗逸(朗逸Plus)并不是同一台车。
可以把它理解为朗逸家族为了拓展更入门级市场而推出的一个“精简版”或者说“青春版”。
最直观的区别体现在车身尺寸上。
朗逸新锐的车身长度大约在四米五六,轴距为两米六五,相比它的“大哥”朗逸Plus要明显小了一圈。
这个尺寸对于日常驾驶来说,意味着更灵活,在城市里停车、掉头都会更方便一些。
但对于车内空间,尤其是后排的乘坐体验,影响就比较直接了。
如果前排坐的是身高正常的成年人,后排再坐上两位乘客,腿部和头部空间是够用的,但如果后排需要挤下三个人,那么中间那位乘客的体验就不会太好,肩膀会挨着肩膀,脚下还会有一定的凸起,短途应急还可以,长时间乘坐就会比较辛苦。
它的后备箱容积中规中矩,日常去超市采购或者放下一些小件行李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是一家三口要进行长途旅行,两个大尺寸的行李箱放进去之后,剩余的空间就比较有限了。
再来看看这台车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发动机和变速箱。
朗逸新锐搭载的是一台1.5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的是来自爱信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可以说是大众入门级车型里的“黄金搭档”,最大的优点就是技术成熟、稳定可靠。
它不会给你带来多么澎湃的加速感受,官方公布的零到一百公里加速时间需要十三秒多,这个成绩在今天看来确实算不上快。
在等红绿灯起步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旁边的新能源车已经悄无声息地冲出去了很远。
但是,对于这台车的目标用户群体来说,比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或者只是需要一台安稳的代步工具来上下班、接送孩子的家庭,这种平顺、线性的动力输出反而是一种优点。
它开起来不窜不冲,非常容易上手,而且爱信的这台6AT变速箱在换挡平顺性和可靠性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口碑,日常使用基本不用担心它会出什么问题。
这台车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说它“厚道”的核心体现,在于它的使用成本非常低。
根据大量车主的实际反馈,朗逸新锐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大约在5.7升到5.8升之间,这是一个相当出色的成绩。
按照现在的油价来计算,平均下来每公里的燃油成本也就四毛钱多一点。
对于每天都需要开车通勤的工薪阶层来说,日积月累下来,这能省下一笔非常可观的开销。
除了油耗低,它的保养也相对省心。
一万公里的保养周期在同级别里算是比较长的,意味着你不用频繁地往返于修理厂,一次常规小保养的费用也就在三百元上下,这些都实实在在地降低了长期的用车成本。
在配置方面,朗逸新锐也体现出了大众对当前市场变化的适应。
即便是最低配的车型,它也标配了8英寸的中控液晶屏和全液晶仪表盘,这让车内的科技氛围不至于显得太过时。
更重要的是,在安全配置上它没有含糊,全系都配备了包括前排侧气囊在内的五个安全气囊,并且还有主动刹车和胎压报警这样的主动安全功能。
这些在关键时刻能够保障驾乘人员生命安全的东西,是全系标配的,这一点值得肯定。
当然,如果预算稍微增加几千元,选择次低配车型,就能获得天窗、倒车影像、皮质座椅这些能极大提升日常用车便利性和舒适性的配置,这笔花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相当划算的。
聊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一向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势的大众,为什么会愿意把一款车型的价格降到如此低的水平呢?
这并非是大众单方面的“良心发现”,而是被我们日益强大的中国自主品牌“逼”出来的结果。
大家可以环顾一下现在的汽车市场,在七八万这个价位区间,我们的国产品牌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
比亚迪的秦PLUS DM-i,不到八万块钱,给的是插电混动技术,可以加油也可以充电,能上绿牌,在市区里用电行驶,每公里的成本不到一毛钱,动力和配置还全面领先。
还有像五菱星光、吉利银河L6等车型,同样用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了更宽敞的空间、更富有科技感的内饰以及更智能化的车机系统。
在这样强大的对手面前,如果合资品牌还固守着以往的品牌溢价,不拿出实实在在的价格诚意,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
过去,人们可能会因为一个“VW”的车标而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他们会仔细比较车辆的性能、配置、空间和使用成本。
因此,朗逸新锐的这次降价,更应该被看作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进步带给消费者的一个巨大红利。
正是因为我们自主品牌的崛起,才迫使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不得不放下身段,参与到更加公平、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广大的普通消费者。
总的来说,这台六万多元的大众朗逸新锐,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依然有它明确的定位和存在的价值。
对于那些预算确实有限,同时又对传统燃油车的可靠性有着深厚信赖,或者生活在充电不太方便的地区,并且十分看重合资品牌背景的消费者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务实且稳妥的选择。
它用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提供了一套经过市场长期检验的、可靠的机械素质,一个响亮的品牌,以及一份看得见的低廉后期用车成本,这对于追求“省心、耐用”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