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拿起手机,刷个热搜,看到比亚迪又整了个大活:130万买台U8L鼎世版,主打的是“东方豪华觉醒”。说真的,刚一看到这么唬人的宣传词,再看看那价钱,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咱们中国人,买得起这么贵的比亚迪,是真的颠覆了汽车市场,还是跟着噱头起哄?”
到底啥叫豪华?过去奔驰、宝马、路虎主导的百万元SUV,豪华就等于皮贵肉厚,手工缝线,V8大引擎,品牌logo。买这些车,似乎不只是买台代步工具,更多是“成就感”,是“身份”,是朋友圈炫耀资本。中国人买车,自诩越贵越显气派,国产车只配买三十万以下家用SUV,百万级就闭嘴。
可是这两年风向变了。比亚迪仰望U8L出来直接把杠杆撬到130万,还在车身上镶了三块24K黄金甲骨文车标,用的还是500多天几十轮调色打版的黑漆描金工艺,嘴里喊着:“我不是卖车,我卖的是东方美学,是中华文明。”这种操作到底是在搞文化觉醒、民族自信,还是变着花样的高级市场营销?
先设个问题:一台车到底凭什么值130万?是材料成本吗?技术够牛吗?还是消费者自愿为“文化”、“身份”买单?这一套“金标”“电”字甲骨文,真的是豪华车的标配?还是精明的市场部门发现民族情绪的红利?
要说技术,比亚迪这次确实够硬。5.4米车身、3.25米轴距,1197马力,3.6秒破百,加上那应急浮水、爆胎稳行四电机、云辇-P智能底盘,这些参数甩大部分传统豪华SUV几条街。奔驰GLS、路虎揽胜也得掂量掂量。但你要是理工直男思维,算个性能/价格比,其实同等价位下,进口品牌也有能打的产品。那区别在哪?比亚迪这次就给你灌满了“东方自信”的故事。
说到设计,我想问:为啥中国车非得高端就是蹭舶来品?以前天天看“法式浪漫”、“德系精工”、“美式肌肉”,中国车企设计师老是照着国外抄。但仰望U8L这次倒是拎出了“鼎”文化,灯组摆成王霸气场,黑漆描金玩得还挺用心。是不是高端不高端?见仁见智,但有点至少是:你看一眼,这车不像“大众”、“丰田”,而是“自己人”花了心思整的新范儿。而且搞三排六座豪华空间,连第三排都安排足90厘米腿部空间,终结了以前所谓“伪三排”SUV的小板凳历史。
当然,这车科技感也堆满了。智能调光隐私车窗、天神之眼A智驾、激光雷达、AR HUD、云辇-P液压悬挂,还有夜间暴雨/高速驾控一堆细节功能。说白了,这些功能你要去国外品牌选配,基本都得加钱,选到头才有那么点“贴心”,比亚迪直接给你拉满,充满狠劲儿和高配自信。
你可能还会思考:买这么贵的比亚迪,究竟是“爱国情怀”还是“压别人一头”?这事见仁见智。有的人就是喜欢车上有点“甲骨文”标签,有的人就是想踩在西方品牌头上,体验一下“东方豪华”的优越感,朋友圈晒个图,“我是企业家,我用中国牌子”。也有的人只是觉得车好开、空间大、功能多、智能新鲜、性价比高。到底是哪种心理在作祟?谁也说不透。
一个新的现象是:中国人对汽车的豪华定义变了。从“看上去贵”到“用起来爽”,再到“有文化,有场景,有故事,可以拿出去炫耀不仅是身份,还能和时代共同张嘴”,这中间变化是整个社会心理的折射。过去公司老板开宝马、奔驰是标准配备,现在有钱哥也愿意试试U8L,开出去不丢脸,甚至还有点抬头。
可这背后,我又想问一句:“豪华车的价值是谁定的?难道外资牌子定了标准,中国品牌只能跟着抄?”其实,比亚迪这次用U8L告诉你,中国人可以自己定标准,也能用科技和文化结合带出自己的新范式,不需要老盯着别人看。
当然了,买130万的比亚迪U8L,属于消费升级,更是自信升级。有人觉得“啧,这车贵了,没人会买,你不怕砸手里?”,但你看那预售订单、成交统计,都是真金白银的大老板公司高管在交钱。转介绍率30%,一人介绍十来台,说明这事不只是市场炒作,已经有老板用实际行动给比亚迪投票。
中国品牌以前总追着别人屁股跑,仰望U8L这事说明了,咱们在技术和文化两个维度都开始有底气了。“豪华”这词,终于能拿出来带点中国特色、自己做主,不用只看屁股上的三叉星、双肾、字母标。
科技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两边都要有。光有“马力、空间、智能”,变成个四轮小坦克,没啥灵魂。但有了中华符号,有了历史感,有了新场景和新体验,这种豪华才变得拿得出手、说得过去。
还有件事特别值得琢磨:所谓的“文明觉醒”,其实并不是排斥西方的好东西,而是自己也能做,一样能做得更酷、更适合中国土壤。比亚迪这次不止是造了辆牛逼的SUV,更是一场软文化输出。开出去见客户谈生意,车标电字甲骨文成了身份、腔调、谈资,这就是豪华的另一种解释。
总结起来,你花130万买辆仰望U8L,买的不仅仅是一堆数据和黑科技,更多是参与了一场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一种时代里的自信表达。你可以不买,觉得贵,觉得中看不中用;也可以认同,哪怕只是审美、体验的新尝试。百万级的国牌车能卷起来,这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品牌在豪华市场已经有资格争高下,不是只会拼价格了。
所以,下次再看到比亚迪搞什么金标甲骨文车,别着急嘲,想一想豪华到底凭什么?是皮革木饰还是文化气场?是国外logo还是自家土壤?技术和设计双管齐下的自主品牌,终归也该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中国造车这事,终于多了点底气和文化味儿了。不管你怎么想,这就是时代送到门口的“新答案”。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