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汽车圈的惊雷,还真莫过于东风集团这手“退市让道”,把自家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单独推上港股,简直比饭圈撕番还精彩,直接让一池死水炸出浪花。
大家表面把这叫作“腾笼换鸟”——甩掉没啥人要的老本体,把能赚吆喝、能拉估值的岚图拎出来单飞。
可这背后,分明是一出赌命局,是拿整个新能源转型的未来去豪赌。
都别装淡定,谁能想到一个头顶“央企爸爸”光环的老汽车厂,市值居然让自家小辈辣甩一条街?
“败家孩子成绩登场,老爹得靠边站”,这画面放十年前拍科幻片都没人信。
到这,估值拼图里的bug就藏不住了。
你说东风吧,卖车不是问题,产能溢得都能灌汤了。
但在资本大佬们眼里,你家那一堆杂揉的燃油+新能源+各种合资杂牌,结构又大又乱,利润水分少得可怜,往哪儿画饼都提不起投资欲望。
结果就是玩高科技的岚图被整个集团的臃肿架子给拖得只能龟速奔跑。
数一数,市值都给腰斩,PB比市面通货的矿泉水还单薄,融资能力直接掉线。
没钱铺路,怎么去砸研发?
没钱造创新,谈啥国际化?
岚图要是继续背着“东风”这老大号子走下去,说真话,即便车子能跑到火星,资本市场也只会投来一阵白眼。
此时此刻,东风直接拔刀,母公司说拜拜,岚图你站出来,哥这次给你资本的舞台,别再藏着掖着。
换句话说,老东风自己明白,拖着全家一起熬夜抄新能源的底,终于熬不动了。
要转型,得断臂求生。
哎,市值低、融资难、投资人就像钓鱼佬咬了一口发现没料立马松线……
无数国企背景车厂,这几年都混进了这“无人喝彩”的港股局。
广汽靠疯狂回购救市,北汽混得快成边缘,这背后的“老大哥流泪史”,简直能拍年度励志大电影。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新能源子品牌有希望。
但总被那些老掉牙的业务线拖着,独立不了,一来,别人不爱买账,二来,融资路死死堵住。
现在,东风干脆来一手“拆墙”,让岚图单独亮相,看资本市场爱不爱。
这套路说白了,不就是把老母公司烦人的低估值障碍直接切断,让年轻的岚图能体验一把“人生开挂”?
要钱能融到,要市值能飙升。
剩下的人还在玩“拖家带口”,你这里直接“断舍离”,得,好戏开场。
你要问,这会不会变成行业的教科书?
广汽、北汽会不会跟着学?
讲真,这股风眼下已劲头十足。
广汽这几年和东风可有得像。
首先,广汽港股市值瘦成一道风,PB也惨不忍睹。
整个港股平台基础更没啥指望,回购都回“秃噜皮”了,估值硬就是起不来。
偏偏人家新能源“亲闺女”埃安,简直和岚图是“天选对标”。
以前外头有说法觉得埃安风头过去啦,其实,人家早已在瞄准未来五年滴滴的百万L4 Robotaxi量产大单线。
谁是供应链上的头号量产大腿?
埃安妥妥的。
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滴滴自动驾驶统统拉上了,合约都快写厚成一本小说。
未来新能源销量,埃安先锁定一个增量,再加上跟华望合作如胶似漆,这意味啥?
这货明显不是市场上的“被低估者”,而是埋头修炼的“明日黑马”。
咱说个更燃的点。
埃安最新投资华望30%,直接变身华为系最亲密盟友。
跑马圈地的华望高举高打,渠道都快赶上“朋友圈大扫荡”,4S集团、BBA代理商一窝蜂想蹭热度。
广汽干脆说,不许失败!
华望这模式要是通了,就是埃安新估值核弹点。
预计11月,埃安高端子牌昊铂要上新车,L3智驾、搭载华为最强大脑、同级最低油耗……
要赌,就赌这台能不能引爆市场,还有什么比直接攀上资本新高地更刺激的?
但问题来了,广汽已经一直谋划让埃安独立上市,理想很丰满,现实很肉疼。
监管收紧、估值太敏感、IPO推进慢到让人等成老咸鱼。
这时候东风的模式,不就一键解锁所有难题?
照猫画虎“介绍上市+母公司私有化”,埃安也能当自家主角,顺便整个集团趁机大重组。
广汽如果真跟上,甚至跑得比东风还顺,这是很大概率事件。
北汽这头是另一番光景。
港股平台更惨,流动性像个干涸水塘,PB都懒得低头看。
极狐虽好,时髦热度蹭得足,却还没得到资本青睐,融资力也弱。
死守“衰退壳”要到何时?
学东风,让极狐也撑起一片天。
至少能给市场新的想象空间,有利于拉拢新资源再度冲刺。
不然继续僵持下去,说好听是坚守,说白了就是在资本游戏里等末班车。
要说这波东风带头的操作,确实不是普通财技小滑板。
这是一局“刀口舔血”,舍弃旧包袱,调动优质资产的资本猛攻。
既能维护东风对岚图的话事力,岚图又能大步流星融资、跑马圈地;老集团架构顺带焕新,典型的“一石三鸟”。
关键,新能源下半场竞争,早就摆脱了谁造车快、谁吹牛皮响。
资本结构再不快快翻篇,下场基本就是“优胜略汰”。
东风打响头枪之后,这剧本肯定会被广汽、北汽们偷学——你以为没人会,人人都等着第一个敢死队挑头。
真正的谜底,其实藏在资本的敏感嗅觉里。
大家都说新能源淘汰赛进了白热化,技术、渠道、生态打得你死我活。
可你会发现,资本舞台没人喝彩,哪怕再牛的智能车都难出头。
拆开玩,优质资产冲前锋,包袱资产扔后场,结构清晰了,路子宽了,这就是资本市场指挥棒下的新版图。
有人说,这就是又一轮产业洗牌,甚至是央企自我革新的模板。
谁还在观望,那就只能等被甩尾,活活看着新能源子品牌们脱缰狂奔。
用港股和A股市场真实的数据对比,单岚图卖的还没整个大家族多,但市值腰斩,收盘价比惨比不过同级。
试想一个极狐,单拎出来是不是也能蹭到新溢价?说不好,但主观上谁不想站C位?
说到底,又回到一个让人扎心的命题。
东风不再纠缠那堆杂糅资产,广汽可能抢下一棒,北汽快点领号排队。
新能源革命,最后比的还是你企业的自我革命能力。
你不找到能跑的赛道,就只能活在昨天的“烟火气”,被市场用真金白银给摒弃。
估值是资本的游戏,新势力们早盯着,每一枪每一炮都是格局重构。
东风踩在这潮头上扔了颗雷,还得看后来者跟不跟进,谁能走到最后。
你们觉得,广汽、北汽会怎么选?
要不要赌一把,“分拆上市”真成新能源国企们的集体自救动作?
留言聊聊,车圈局势正在被偷偷翻篇。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