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基尼遭暴力年检,空踩油门水箱爆裂,检测公司拒不负责

最近,成都一位车主遇到的糟心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很多有车的朋友心里咯噔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车主有一辆价值不菲的兰博基尼跑车,差不多七百多万,到了年检的时候,他跟我们所有车主一样,把车开到了指定的检测中心。

可谁也没想到,这次例行公事的年检,竟然变成了一场“暴力测试”,直接把这台豪车给整趴窝了。

大伙儿都挺纳闷的,这年检到底是给车做体检,还是搞破坏性实验?

兰博基尼遭暴力年检,空踩油门水箱爆裂,检测公司拒不负责-有驾

这事儿背后,恐怕不只是一个检测员操作不当那么简单。

咱们先来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况。

据车主描述和现场流出的画面看,那场面确实有点吓人。

检测员在对车辆进行尾气检测时,一脚油门踩到底,而且是长时间地让发动机保持在极高的转速下空转。

我们知道,这种高性能跑车的发动机声浪本来就非常巨大,在那种极限状态下,发出的咆哮声可想而知。

更夸张的是,排气管都开始喷出火星子,那架势跟看烟花表演似的。

车主就在旁边眼睁睁地看着,心里肯定急得不行。

果不其然,这么折腾了一阵子,车子扛不住了。

只听一声闷响,水箱爆了,滚烫的防冻液漏了一地,整个车头部分冒着白烟。

一台好端端的超级跑车,就这么在检测线上被“干倒”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按理说检测站得给个说法吧。

兰博基尼遭暴力年检,空踩油门水箱爆裂,检测公司拒不负责-有驾

可人家的回应,却让车主和围观的网友们火气更大了。

检测站方面非常强硬,说他们的一切操作都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流程来的,车子会坏,说明车子本身就有问题。

你要是不服,可以,自己去找第三方机构来做鉴定。

说完还嫌这台趴窝的兰博基尼占地方,催着车主赶紧把车拖走。

这番话和这个态度,明摆着就是不想承担任何责任。

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做检查,动作太重把病人弄伤了,反过来说是病人身体太脆弱,这道理上哪儿说理去?

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共鸣,就是因为它戳中了很多车主内心深处的担忧。

大家都在问,那个所谓的“标准流程”到底是什么?

难道真的就是这么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通猛踩油门吗?

实际上,车辆尾气检测确实需要让发动机达到一定的转速和负荷,这是为了模拟车辆在路上行驶的状态,从而测出真实的排放数据。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标准”是不是应该“一刀切”?

兰博基尼遭暴力年检,空踩油门水箱爆裂,检测公司拒不负责-有驾

我们日常开的几万、十几万的家用车,发动机设计得相对皮实,散热系统也能应付大多数情况。

但兰博基尼这种超跑,它就是个“偏科生”。

它的整个动力和散热系统,都是为了在高速行驶时,有巨大的迎面风来帮助散热而设计的。

你让它原地不动,却让发动机以接近极限的状态疯狂运转,这巨大的热量散不出去,水箱和冷却管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出问题才怪。

说白了,这位检测员很可能就是拿着一套适用于普通桑塔纳、捷达的检测方法,去硬套在这台精密的性能猛兽身上。

他可能根本不了解这类车的特性,不知道这种操作对车辆是致命的。

这就暴露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的汽车技术在飞速发展,从几万的代步小车到上千万的豪华跑车,从传统的燃油车到结构复杂的电动车、混动车,种类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复杂。

但是,我们的年检体系,包括检测设备、检测标准,尤其是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却远远没有跟上这个步伐。

这就好比路上的车都换成高铁了,可管交通的还拿着指挥马车的旧规章,这不出事才怪呢。

而且,这种“暴力年检”导致的车辆损坏事件,早就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前些年就有新闻报道,有新能源车在检测时,因为检测员不熟悉操作,持续大功率放电,导致电池组过热报警甚至冒烟。

兰博基尼遭暴力年检,空踩油门水箱爆裂,检测公司拒不负责-有驾

还有一些全时四驱的越野车,被硬生生地放在为两驱车设计的检测台上测试,结果差点把车子的分动箱和传动系统给毁了。

有行业内的人士透露,近几年来,因为检测不当导致的高性能或特殊车辆损坏的案例,数量几乎翻了三倍。

这个数字听着就让人揪心。

它说明,兰博基尼事件不是一个偶然的个例,而是一个普遍性问题的集中爆发。

那么,面对这种困境,我们该怎么办?

总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怕被检测坏就把年检取消了,毕竟车辆安全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解决办法。

有人提议,应该给检测员也分个等级,就像我们考驾照分C照、B照、A照一样。

你想检测高性能跑车、豪华车或者新能源车,就必须通过专门的培训,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这样至少能保证操作人员对车辆有基本的了解,不至于瞎来。

还有人建议,应该在技术上多下功夫,比如开发一些VR虚拟现实的培训软件,让检测员先在虚拟世界里把各种车型都练熟了,再上手操作真车,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实操的风险。

兰博基尼遭暴力年检,空踩油门水箱爆裂,检测公司拒不负责-有驾

此外,从制度和监管层面来看,也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可以强制要求所有检测站的检测过程必须全程高清录像,并且视频资料必须保留一段时间。

这样一旦发生纠纷,视频就是最直接的证据,谁的责任一目了然,免去了车主去花大价钱做鉴定的麻烦。

同时,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检测员黑名单”制度也很有必要,哪个检测员操作野蛮,被投诉多了,或者造成了重大损失,就应该被行业禁入,让他不能再换个地方继续坑人。

保险公司其实也可以介入进来,推出专门的“年检险”,车主花点小钱买个保障,万一车子在检测中真的出了问题,也能有个赔付,减少自己的损失。

归根结底,年检的初衷是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现在,它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这个好事的体验感变得非常差,甚至让车主们提心吊胆,把年检看成是“过关”。

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我国汽车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间的脱节。

我们的汽车保有量世界第一,汽车技术也在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但配套的服务和管理,必须得赶紧跟上来才行。

德国的车辆检测体系为什么被很多人称赞?

就是因为他们标准细致、设备先进、人员专业。

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些好的经验,结合我们自己的国情,尽快更新我们的检测标准,特别是要让汽车生产厂家也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来,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车。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或许很多标准化的检测项目都可以交给机器来完成,这样既能保证标准的统一执行,也能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

希望这次兰博基尼事件能成为一个契机,推动我们的车辆年检制度进行一次彻底的、人性化的改革,让年检真正回归它保障安全的本意,而不是成为车主们每年一度的噩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