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最后一天,东风日产干了件挺有意思的事儿——新款天籁直接把鸿蒙系统搬进了车里。这事儿放在以前,你敢想象一家日系合资车企会用上华为的智能座舱吗?说白了,这背后透着股说不出的味道。
咱们先说说这次天籁的变化到底有多大。走进车内,你会发现整个中控台像换了个人似的,悬浮式仪表盘配上15.6英寸的大屏幕,空调出风口往下挪了挪,腾出地方放了个50瓦的无线充电板。这还不算完,车门上的按键位置和样式都重新捯饬了一遍。说实话,这架势可不像是小打小闹的年度改款,更像是憋了口气要翻身的节奏。
最扎眼的还得说这套鸿蒙座舱系统。17个扬声器的华为音响、256色氛围灯、女王副驾座椅、40毫米气动腿托、AI语音助手、水晶挡把,这一套配置砸下来,你要说这是台二十来万的日系车,搁以前谁信啊?日产这回是真把家底都掏出来了,摆明了要跟国产车拼智能化这张牌。
外观上的改动也挺大方。前脸装上了贯穿式LED灯带,车标还能发光,这股劲儿跟国产新能源车学了个十足十。车身长度加了14毫米,虽说不多,但2920毫米长、1850毫米宽、1447毫米高的块头,配上2825毫米的轴距,在中型车里头也算拿得出手。车尾那个贯穿式尾灯更有意思,直接把日产车标给撤了,换成了发光的NISSAN字母,还加了个小鸭尾扰流板,英文名也改回了TEANA,不再叫ALTIMA了。
动力这块倒是没啥大变化,该用的2.0T和2.0升自吸发动机还在坚守阵地。那台2.0T发动机能爆发出179千瓦的功率和371牛·米的扭矩,自吸版本则是115千瓦和197牛·米,搭配的都是CVT变速箱。说实在的,这套动力总成开了这么多年,技术成熟度没得说,就是跟现在那些新能源车比起来,多少有点不够看了。
不过话说回来,天籁现在的处境可真不太妙。九月份卖了3563辆,在燃油中型车里排到第14位,这成绩单拿出来多少有点寒碜。要知道,凯美瑞和帕萨特这些老对手一个月动不动就能卖个大几千甚至上万辆,天籁这销量真是让人替它着急。
这回日产把宝押在鸿蒙系统上,背后的门道其实挺深。这几年合资车企在国内市场过得有多难,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国产新能源车一个比一个凶猛,智能化配置玩得飞起,价格还往死里卷。合资燃油车那套“省心耐用”的老招牌,在年轻人眼里越来越不好使了。人家现在买车,第一眼看的就是车机系统好不好用,语音助手灵不灵光,能不能跟手机无缝连接。
日产这回算是看明白了,光靠原来那套日产Connect车机系统,在国内市场基本没啥竞争力。与其自己闭门造车搞研发,不如直接拿来主义,把鸿蒙这套现成的系统装上去。毕竟华为在智能座舱这块的实力摆在那儿,问界、阿维塔这些车用了鸿蒙之后,车机体验确实上了好几个台阶。
你要问我这招管不管用,老实说还真不好讲。鸿蒙系统确实厉害,用起来也顺手,跟华为手机的连接更是没得说。可问题是,现在买天籁的人,真的在乎这个吗?喜欢日系车的那批人,看重的不就是那股安安稳稳的感觉吗?你突然给我整个智能座舱,人家反倒可能觉得不习惯。而那些本来就想买智能车的年轻人,为啥不直接选个国产新能源车呢?配置更高,价格可能还更便宜。
再说了,天籁这次改款虽然动静不小,但终归还是台油车。现在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都快过半了,纯燃油车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你就算把车机系统做得再好,动力总成不变,在很多人眼里这还是辆“老车”。尤其是那些限牌城市的消费者,买油车上牌难、用车成本高,这些硬伤可不是换个车机系统就能解决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天籁这次大改款也算是合资车企的一次自救尝试。起码人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主动拥抱本土化的智能配置。这种态度总比那些死守传统、不思进取的品牌强。市场就是这么现实,你不变别人就会变,消费者的选择只会越来越多。
这事儿也给其他合资车企提了个醒。光靠品牌力和过去的口碑,在现在的市场环境里真不够用了。国产车这几年进步有多快,大家心里都有数。智能化这块要是跟不上,别说抢市场了,连自己的地盘都保不住。日产这回豪赌鸿蒙,算是开了个头,接下来估计会有更多合资品牌跟进。
说到底,天籁这次改款到底能不能翻身,还得看市场的反应。四季度就要上市了,价格定多少、配置怎么搭、跟凯美瑞帕萨特比起来有没有竞争力,这些都是关键。消费者也不傻,配置再高,性价比不行照样没人买单。现在的购车者精明着呢,货比三家是基本操作,谁的产品力更强、谁的价格更实在,心里都有本账。
最后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如果新款天籁的价格跟现款差不多,你会因为这套鸿蒙座舱选它吗?还是说你觉得合资燃油车这条路本身就已经走窄了,再怎么折腾也翻不了身?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看看大家对这事儿是怎么看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