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官宣造车,清洁家电黑马要跨界了?
2025年8月28日,国内智能清洁家电品牌追觅科技正式宣布造车项目,要打造中国首个全球化超豪华汽车品牌。在9月28日举办的首届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上,追觅汽车获得超150亿元订单,有22个国家的54家经销商到场,其中中东及中亚经销商反馈热烈。
重要修正 原文称CEO当着全球媒体面放话硬刚蔚小理纯属虚构,搜索所有公开报道均未发现追觅CEO俞浩有过类似言论。追觅2025年8-9月的真实动作是:官宣造车、获得汽车订单、发布30余款家电新品,并无喊话蔚小理事件。
这事儿一出,全网炸锅:一个做扫地机器人起家的清洁家电品牌,怎么跨界造车?
150亿订单和22国经销商是真本事还是画饼?
清洁家电企业跨界造车的底气到底从哪儿来?
追觅跨界造车的底气,藏在哪个关键动作里?
聚焦2025年9月核心数据
在2025年9月4日以敢梦敢为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上,追觅科技一次性发布超30款新品,全面涵盖智能清洁、智能家电、家庭健康与个护等核心领域。追觅透露,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已远超2024年全年总额。追觅清洁电器品牌已是中国线上高端市场份额第一,扫地机器人更以行业最高增速领跑市场,成为用户心智第一品牌。
截至2025年6月30日,追觅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获授权3155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45。时间修正 截止2025年9月,追觅大家电已经斩获20亿元意向订单。
在刚刚结束的2025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追觅科技透露,今年上半年他们的营收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2024年全年,有业内人士甚至提到追觅上半年的营收可能已经冲破了百亿大关。追觅科技还公布,他们的扫地机器人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荣登销量榜首,更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为什么追觅敢从清洁家电跨界造车?
因果链很简单:追觅在智能家电领域积累的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与汽车行业需要的动力系统、智能控制有技术共通性。加上他们已经建立的全球化渠道和品牌认知,为造车业务提供了基础支撑。
---
第二部分:
150亿订单+22国经销商,是虚胖还是真实力?
拆解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
关键澄清 需要明确的是:150亿订单是追觅汽车业务获得的订单,不是清洁家电业务的数据。
时间修正 在追觅汽车9月28日举办的首届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上,追觅汽车获超150亿元订单,有22个国家的54家经销商到场,其中中东及中亚经销商反馈热烈。追觅汽车将用生态链+模式推进海外市场,生态链+模式将迅速扩展到多款产品,逐步覆盖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以全覆盖、全包围建立合作关系,快速布局海外市场。
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如何?
从公开信息看,追觅汽车首款产品预计2027年正式亮相,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150亿订单更接近意向订单性质,而非已经进入量产交付的实际订单。不过,能在产品未正式发布前就获得如此规模的经销商关注,确实说明追觅在全球渠道建设上有一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追觅汽车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并持续扩张,团队涵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等跨行业人才,既包括原智能硬件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也引入了来自传统整车制造领域的资深专家。这显示追觅对造车业务是认真投入的。
---
第三部分:
清洁家电企业凭什么敢跨界造车?
深挖行业逻辑与底层能力
追觅跨界造车,实际上反映的是技术和产业的底层逻辑:
技术路径共通:追觅科技是一家以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的全球高端科技品牌。这些核心技术在汽车电驱系统、智能控制等领域同样适用。
全球化基础:目前追觅科技全球线下实体门店入驻已超过5500家,旗下产品覆盖中国、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4年6月30日,追觅科技全渠道会员总人数已1000万人,在全球市场累计服务超过2100万家庭。这为汽车业务的海外拓展提供了渠道基础。
研发实力:专利数量和研发投入显示追觅具备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这是支撑跨界造车的重要基础。
市场策略:追觅造车瞄准的是超豪华细分市场,避开了与蔚小理等新势力的正面竞争,选择了差异化路线。
不过需要客观看待的是:造车是高门槛、长周期、重资产的行业,与家电业务有本质区别。追觅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验证。
网友吵翻了,追觅造车靠谱吗?
收集典型质疑并理性分析
追觅官宣造车后,网上争议不断,主要有几类声音:
家电企业造车是不是太跨界了?
观点:术业有专攻,家电和汽车完全是两个行业。反驳:但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最初也不是汽车行业出身,关键看技术积累和团队能力。追觅的核心技术(马达、算法、控制)与汽车电驱系统确有相通之处。
150亿订单会不会只是画饼?
观点:产品都还没出来,订单怎么可能这么多?反驳:从公开信息看,这更接近意向订单而非实际交付订单。不过能吸引54家经销商关注,说明追觅的品牌号召力和全球化网络确实有基础。
追觅会不会重蹈其他跨界造车企业的覆辙?
观点:很多跨界造车的企业最后都失败了。反驳:2025年9月19日,追觅科技公司创始人俞浩首次回应造车一事,表示有一群专业的人一起来做,做过资金测算可以承受。但造车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产品力和市场表现。
结语:
清洁家电黑马的造车梦,能否照进现实?
追觅这次宣布造车,表面是业务多元化,实则是基于自身技术积累的战略延伸。150亿订单展示了海外市场对追觅品牌的认可,22国经销商网络体现了全球化布局的成果。
但需要清醒认识的是:造车是长周期、高投入的系统工程,与家电业务有本质区别。追觅能否在2027年交出令市场满意的产品,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站稳脚跟,都还是未知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