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9定价30万,打了谁的脸,这次车企动真格了

最近汽车市场上的动静,想必不少准备买车或者正在观望的朋友都感觉到了,那叫一个风起云涌。

特别是国产新能源车这边,隔三差五就冒出个新消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其中,智己汽车搞出的一个大动作,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大石头,激起的浪花到现在还没平息。

智己LS9定价30万,打了谁的脸,这次车企动真格了-有驾

很多人都在议论,说智己这回把一款配置高得吓人的车,定价定在了三十万级别,简直就是在公开“叫板”整个行业。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有人拍手叫好,觉得这才是咱老百姓想看到的;也有人觉得这里面有猫腻,说这不过是车企之间“内卷”加剧,被逼无奈才打出的价格战。

那么,这到底是车企突然良心发现,想给消费者送福利了,还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不得不使出的“杀手锏”?

这背后,其实藏着的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的一股子底气和自信。

咱们先不谈那些复杂的市场策略,就老老实实地看看,智己端上来的这盘“菜”到底有多硬。

引发这场大讨论的主角,主要是智己LS6这款车。

你只要稍微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它的配置单,再对比一下它的价格,估计第一反应都会是“这是不是写错了?”。

在过去咱们的印象里,买车,尤其是在二三十万这个价位,总得做点取舍。

智己LS9定价30万,打了谁的脸,这次车企动真格了-有驾

就像去餐厅吃饭,菜单上的基础套餐看起来很实惠,但真要吃得舒服,加个蛋要钱,换杯好点的饮料要钱,最后结账一看,比预想的贵出一大截。

传统车企,特别是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合资或豪华品牌,最擅长的就是玩这套“选装”的把戏。

一辆车的裸车价可能看着挺吸引人,但实际上那只是个“毛坯房”,音响是最基础的四个喇叭,座椅是织物的,中控屏小得可怜,更别提什么智能驾驶辅助了,那些都是要你额外掏几万甚至十几万才能享受到的“精装修”。

但智己这次的做法,可以说直接把这套老规矩给掀了。

它没有搞那么多复杂的版本划分,而是直接把大家过去认为只有顶配车型、甚至是五六十万以上豪车才有的好东西,一股脑地变成了标配或者是在一个非常亲民的价格区间里就能拥有。

比如说,现在电动车圈里最讲究的800V高压平台,这玩意儿最大的好处就是充电快,别人还在充电桩那儿等一个多小时,你可能就停下来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的工夫,续航就补得差不多了。

这种技术,在不久前还被认为是高端电动车的专属标志,智己直接把它下放到了二十多万的车型上。

还有智能驾驶的核心硬件,比如高算力的英伟达Orin X芯片和激光雷达。

这些东西说白了,就是给汽车装上了更聪明的大脑和更锐利的眼睛,能让车子在复杂路况下看得更远、反应更快,大大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

智己LS9定价30万,打了谁的脸,这次车企动真格了-有驾

以往,你想在车上拥有这套装备,预算起码得奔着四十万以上去。

更别提那个能让车子坐起来像“魔毯”一样舒服的空气悬架了,它能根据路况自动调节底盘高低和软硬,过减速带不颠,跑高速又稳当,这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可是妥妥的百万级行政轿车的待遇。

当这些过去被当成“奢侈品”的配置,密密麻麻地出现在一张三十万不到的车型配置单上时,市场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用“性价比高”就能形容的了,它几乎是在重新定义这个价位的汽车应该是什么样子。

它告诉消费者:你们以前花三十万买不到的东西,不是因为它们真的就那么贵,而是因为游戏规则不是我们定的。

现在,我们自己有能力了,就要把这些技术普惠给更多的人。

当然,这么一来,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很多人觉得,这么卖车肯定不赚钱,是在“赔本赚吆喝”,目的是先用低价把市场抢下来,以后再想办法。

还有人批评说,这种行为破坏了市场秩序,带头搞恶性竞争,最后会让整个行业都无利可图。

智己LS9定价30万,打了谁的脸,这次车企动真格了-有驾

这种想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可能没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这背后真正的支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崛起。

这就像我们当年看手机和家电一样,一开始也是国外品牌卖得特别贵,一个功能简单的手机动辄几千上万。

后来为什么价格下来了?

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品牌成长起来了,从屏幕、芯片到电池,整个生产链条我们都能自己搞定,成本自然就控制住了,技术迭代也快。

汽车也是一个道理。

今天,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最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电池我们是全球老大,电机、电控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

当这些核心部件的成本因为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进步而大幅下降时,整车的价格自然就有了巨大的下探空间。

所以,智己的定价,与其说是被逼无奈的“降价”,不如说是一种基于强大成本控制能力的“价值回归”。

智己LS9定价30万,打了谁的脸,这次车企动真格了-有驾

它不是在赔钱,而是在用一个更合理的利润,去撬动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变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买车变得简单、透明了。

你再也不用拿着放大镜去研究不同配置之间那细微的差别,也不用在4S店里跟销售斗智斗勇,担心被各种“选装包”套路。

现在,车企直接把最好的东西都摆在你面前,明码标价,所见即所得。

这种坦诚的沟通方式,让买车回归了它本来的样子——一个挑选心仪商品的过程,而不是一场信息不对称的博弈。

更重要的是,它让先进的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在你长途驾驶时帮你分担疲劳,更安全的车身结构和主动安全配置能在关键时刻保护你和家人的安全。

这些过去需要付出高昂代价才能获得的东西,如今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不仅仅是省了钱,更是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我们日常出行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这种由中国品牌引领的“技术平权”浪潮,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汽车消费的格局,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强大力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