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避坑指南,销售不说的大实话,新手必看收藏!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添置一辆新车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喜事。

当您从4S店开着那辆散发着独特新车气味的爱车回家时,心里那份激动和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紧接着,一个甜蜜的烦恼也随之而来:该给新车添置些什么用品呢?

打开购物软件,琳琅满目的汽车用品让人眼花缭乱,从几十块的小挂件到上千元的电子设备,销售们说得天花乱坠,似乎每一样都是“驾车必备”。

买车避坑指南,销售不说的大实话,新手必看收藏!-有驾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很多时候,我们满心欢喜买回家的东西,不仅没带来多少便利,反而可能成为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

今天,咱们就用最朴实的大白话,好好聊一聊新车用品的那些事儿,哪些钱是真正花在刀刃上,哪些又是纯粹在交“智商税”。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原则: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有些东西,可能您开到车子报废都用不上一次,但只要在万分之一的紧急情况下它能起作用,那这笔投资就是值得的。

这其中,行车记录仪绝对是重中之重。

如今的道路交通环境相当复杂,车辆剐蹭、追尾等小事故时有发生。

在没有监控的区域,一旦遇到责任难以界定的情况,或者更不幸地遇上故意“碰瓷”的人,一个清晰可靠的行车记录仪就是您最有力的证据。

它就像一位24小时从不眨眼的“电子警察”,默默记录下行车途中的一切。

比如,您在路口正常排队等红灯,后车司机因为玩手机分心追了尾,下车后却反咬一口说是您溜车造成的。

如果没有视频证据,真是百口莫辩。

交警处理这类事故时,行车记录仪的录像往往是划分责任最直接、最客观的依据。

在选择时,千万不要贪图便宜买那些一两百块的低端产品,它们在关键时刻很可能出现漏秒、画面模糊、夜晚车牌看不清等问题。

建议选择分辨率至少达到1080P以上,带有夜视增强和广角拍摄功能的产品,这样无论白天黑夜,都能清晰记录下前方及两侧车道的状况。

同样属于安全保障范畴的,还有车载灭火器和安全锤。

很多人会觉得新车线路规整,保养得当,自燃这种事离自己很遥远。

但车辆自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发动机舱内意外卷入易燃物、线路因高温或磨损发生短路等等,并非只发生在老旧车辆上。

当车辆出现冒烟等自燃前兆时,如果您的后备箱里备有一瓶合格的干粉灭火器,就有可能在火势失控前将其扑灭,为自己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时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买车避坑指南,销售不说的大实话,新手必看收藏!-有驾

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带有压力表的车载专用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压力指针是否在绿色安全区域。

至于安全锤,它是在极端情况下的“生命之锤”。

当车辆意外落水或发生严重变形导致车门无法打开时,车内的电路系统很可能已经失灵,电动车窗也无法升降。

在这种密闭空间里,一个能随手拿到的安全锤,可以帮助您迅速击碎侧窗玻璃逃生。

这几十块钱,买的是一个关键时刻的求生希望。

说完了这些关乎身家性命的“硬核装备”,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能实实在在提升日常用车幸福感的好东西。

汽车脚垫就是典型代表。

很多新车会附送一套绒布脚垫,虽然看着温馨,但它简直就是个“藏污纳垢”的重灾区。

下雨天鞋底的泥水、孩子掉的饼干渣、不小心洒的饮料,都会渗入其中,不仅难以清理,时间长了还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

后来市面上流行的皮革大包围脚垫,看似高档,但不少劣质产品的防滑性很差,雨雪天气踩上去脚底打滑,可能会影响对刹车和油门的控制,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来看,TPE材质的脚垫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这种材质环保无异味,而且完全防水。

最方便的是清洁,无论多脏,直接拿出来用高压水枪一冲,立刻焕然一新,晾干速度也很快。

选择与自己车型匹配的定制款,能够与车内地板完美贴合,不会移位,更不会卡住踏板。

还有一样不起眼但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玻璃水。

千万别觉得这东西随便买就行,劣质玻璃水带来的麻烦远超您的想象。

有的产品兑水比例不对,喷出来全是泡沫,雨刮器越刮越模糊,在前挡风玻璃上留下一层油膜,严重影响驾驶视线,尤其是在夜间,对面车辆灯光一照,会产生严重的眩光。

更糟糕的是,不具备抗低温能力的玻璃水在冬天会结冰,不仅喷不出来,还可能冻裂储液壶和管路,造成不必要的维修费用。

因此,建议大家购买正规品牌的玻璃水,并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冰点规格。

买车避坑指南,销售不说的大实话,新手必看收藏!-有驾

比如在北方地区,冬季最好使用冰点在零下25摄氏度以下的玻璃水,以确保在严寒天气下也能正常使用。

当然,有值得买的,就一定有不建议买的。

有些汽车用品,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可能给您的安全行车埋下地雷。

首当其冲的就是各种厚重的方向盘套。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车主,喜欢给方向盘套上一个毛茸茸或者镶满水钻的套子,觉得好看又舒服。

但这种做法的危险性极高。

现代汽车的方向盘在设计时,其尺寸、材质和形状都经过了精密的人体工程学计算,以保证驾驶者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握感和操控力。

套上一个厚厚的套子后,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握感,更严重的是,在需要紧急转向避险时,手掌与方向盘套之间很容易发生打滑,导致转向失误,后果不堪设神想。

与方向盘套类似,全包围式的座椅套也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很多人为了保护原车的真皮或织物座椅,会选择将其用座椅套完全包裹起来。

这样做看似爱车,实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因为现在绝大多数车辆的座椅侧面都配备了侧安全气囊,这是在发生侧面碰撞时保护乘员躯干的重要安全装置。

一旦套上全包围的座椅套,就等于把这个救命的气囊给“捆”住了,在事故发生时,它将无法正常、及时地弹出,从而失去应有的保护作用。

为了保护座椅的整洁,却废掉了一项关键的安全配置,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的。

最后,再聊聊车内的气味问题。

新车有异味,很多人会选择用香水来遮盖。

但市面上的车载香水鱼龙混杂,不少廉价产品都是用酒精和化学香精勾兑而成,在夏季车内高温暴晒下,不仅有瓶体炸裂的风险,其挥发出的化学物质还可能引起驾乘人员头晕、恶心等不适。

相比之下,最有效、最健康的除味方法其实是免费的:勤开窗通风,利用太阳暴晒加速车内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挥发。

至于那些号称能吸附甲醛的炭包,其吸附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达到饱和,在高温下反而会把吸附的有害物质再次释放出来,形成二次污染。

总而言之,为爱车选购用品,就如同布置自己的家一样,实用和安全永远应该排在美观和花哨的前面。

车内空间有限,过多的杂物和装饰不仅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在紧急情况下还可能变成伤人的“暗器”。

保持车内环境的简洁、清爽,把钱花在真正能提升安全和便利性的地方,这才是最明智的消费之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