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主频晒本田CR-V,三年跑四万无大修,网友直呼真省心

高晓峰还是习惯每天下班钻进自家那台本田CR-V。小区门口烟头乱飞,电动车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总感觉人一下子塞进这驾驶舱,世界就关了声音。脚下油门刚点,CR-V的动力不急不躁,市区那点子堵也就能混过去。隔壁物业老张说,CR-V方向“比咱二十年前的桑塔纳轻巧多了,女人开都不打怵。”倒车影像画面不算高清,但比起张嫂那辆老伊兰特连个雷达都没有,已经算是晚上倒小巷里的救命草。

私家车主频晒本田CR-V,三年跑四万无大修,网友直呼真省心-有驾

公司西北门外就一排窄车位,之前我那辆小两厢进出都得反复折腾,现在CR-V身板大,却一两下也能塞进去。朋友调侃:“这尺寸不怕找不着地方停?”其实慢慢习惯了,你有高点视野,左右照镜子顺,多窄的地儿都心里有数。顺便一提,后排出风口这配置,北方冬天接娃正好,小孩一上车一股暖风,别说,销售当时还特意强调了这一点,说南方人用不着,北边是真有用。

周末,我这闲不住的毛病又上来了。家里人说我是“脚底抹油”,朋友圈里经常晒山里的照片。以前总因为车小东西装不下,帐篷和单车只能选一个。CR-V空间,第一次露营是真见识了。后备厢门一按,朋友家的露营装备,桌椅、锅碗、甚至还有折叠自行车,硬是全都吞下去了,最后还只用了一半空间。后排座椅一放平,那平整,直接当床都行。那天夜里在门头沟边上蹲着喝咖啡,还有人问我是MPV不?说来也是,本田擅长空间魔术,朋友家此前买了缤智,空间小一号都收纳得明明白白。

私家车主频晒本田CR-V,三年跑四万无大修,网友直呼真省心-有驾

也不是只有优点。前阵子去朋友家拉家电,发现后备厢门高度不够高,身高一米八差点磕脑袋。小区微信群还调侃,说有人拉满东西回趟老家,第二天躺床上喊腰疼,本田这悬架还是偏舒适但“软了点”。师傅修车时还嘀咕过,CR-V换刹车皮“贵点”,工时费不便宜,比同价位合资SUV还真高一截——有一说一,后续费用确实不算最省心。但群里那谁说了,后期小毛病少,保值率也一直稳当,比法系和韩系那几台强不少。

新款的混动CR-V我没试过。之前路过4S店,销售推荐说油耗能做到5个多一点儿,还自称“市区油电切换,平顺的很”,真实感受得等试驾才知道。老车主说本田的发动机没得说,十几年也少有大毛病。但上次听老人聊天,说现在1.5T的机器热车得耐心点,别一脚油门轰上高速,冷启动声音有点大,这是典型的本田小T通病,其实也不影响大用。

私家车主频晒本田CR-V,三年跑四万无大修,网友直呼真省心-有驾

小范围里,CR-V有些冷门配置被忽略了。比如小区群主发现,副驾驶下有个隐藏式储物格,专门放拖鞋或者雨具,放杂物不显眼,车主手册上还真没写明白。还有自动驻车功能,去年我老婆第一次用,差点就把踩油门当停,吓出一身汗,幸好有刹车优先系统,技术流说这叫“容错冗余”,咱外行都只感觉安全还挺靠谱。

事故也不是没碰上。有回悲催地进了个窨井盖,底盘蹭了声,心里咯噔一下。修理店师傅兴师动众,拆开来看塑料护板都没啥事,倒是后排孩子吓坏了。后来新买的车加装了个底盘装甲,也当个心理安慰。售后师傅认真的很,说本田底盘其实不算低,比德系的大众那一档差不多,但就是护板材料偏软,真要出远门最好提早检查。

有的人说CR-V油漆薄,指甲蹭一下就花。说叫本田“皮薄馅大”。不过真遇上北京那年大雾结冰天,有车全险还得定期做点养护,老李头前阵子用机油加了点粘度高的,说这样夏天热车没那么吵,不知真假,反正车子一年一保,啥油都得试试。

已经第三年,CR-V的里程刚到四万出头。偶尔调侃,省油?省心?说不清哪个重要。续行能力不用天天算着,想去哪儿脚底下“油比电踏实”。和老搭档坐车门槛上抽烟,聊到以后,是不是还得留着这车给孩子练手?“先别忙换,等混动彻底便宜再整新。”边上师傅也插话:“别信那些新花样,一台好开的本田,够你跑到孩子大学毕业。”

小区门口新搬来了个法国车主,每次路过都念叨自己那车毛病多。看他们绕着我车转,嘴里嘀咕“这CR-V啊,够实诚”。一听这评价,我心里多少有点得意——谁家普通日子,还能少得了这么一台踏实的老伙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