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不少朋友的手机里都刷到过类似的消息,说燃油车的“大限”要到了,从2026年开始,新车油耗要被卡死在一个低得吓人的水平,什么小轿车百公里不能超过2.57升,普通家用车不能超过3.3升,就连大一点的SUV也得把油耗控制在4.7升以内。
这消息一出来,可把大家给整不会了。
刚买燃油车的朋友心里咯噔一下,盘算着换车的朋友更是彻底迷茫了。
这到底是动真格的,还是有人在夸大其词?
咱们开了这么多年的汽油车,难道真要被一纸文件给彻底淘汰,变成历史了吗?
咱们先别急着焦虑,这事儿得掰开来、揉碎了看。
如果真像传言里说的那样,给每一辆新车都定这么个死标准,那别说咱们国产的哈弗H6、长安CS75了,就连以省油著称的日系车,比如轩逸、卡罗拉,都得集体下架,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事实的真相,其实比这个传言要复杂,也更科学。
这背后的推手,是我国早就开始实施的一项长远国策,叫做“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也就是咱们常听到的“双积分”政策。
这个政策的核心,不是要一刀切地干掉某一款车,而是给所有的汽车厂家套上了一个“紧箍咒”。
这个“双积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用一个上学时的比方来解释就清楚了。
国家现在不要求班里的每个学生(每一款车型)期末考试都必须考到95分,而是要求整个班级(每一个汽车厂家)的总平均分必须达到一个标准。
你班里可以有几个调皮捣蛋、成绩稍差的“偏科生”(也就是那些油耗比较高、性能强的车),但你必须得有足够多的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低油耗车)和直接保送的“天才少年”(新能源车)来把全班的平均分给拉上去。
如果你的平均分不达标,对不起,要么你就得花大价钱去隔壁“学霸班”(比如专做新能源车的比亚迪、特斯拉)买学分,要么你就只能让你班里那些最拖后腿的“偏科生”停产退学。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
网上流传的那些2.57升、3.3升的数字,更像是国家给不同体重级别的“学生”设定的一个“三好学生”奋斗目标,而不是一个硬性的“及格线”。
车子越重,允许的油耗目标值就越高,这本身是科学的。
所以,政策的真正压力,是给到了汽车厂家身上,逼着他们必须调整产品结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光靠卖几款畅销的燃油车就高枕无忧了。
这股压力传导到市场上,我们看到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为什么这两年,混合动力汽车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卖得铺天盖地,长城推出了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吉利有雷神电混,奇瑞有鲲鹏超性能电混,几乎所有主流国产品牌都把看家本领用在了混动技术上。
这并不是偶然,正是因为在“双积分”的规则里,混动车是能拿高分的“优等生”,而纯电动车更是能直接“保送”的尖子生,一辆纯电车产生的正积分,可以抵消掉好几辆高油耗燃油车的负积分。
所以,车企们现在拼命地研发和推广新能源车,本质上就是在为自己的生存“挣学分”。
另一方面,还在生产的传统燃油车,也在进行一场看不见的“瘦身运动”。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新款燃油车,发动机排量越来越小,1.5T几乎成了黄金排量,过去那种2.0L、2.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越来越少见了。
车身材料上,能用轻质铝合金的,就尽量不用钢材。
甚至在配置上,车企也开始“斤斤计较”了。
一些虽然用着舒服但会增加车重和耗电量的配置,比如方向盘加热、座椅按摩、自动泊车等,在很多车型的中低配版本上都悄悄消失了。
这不是车企变小气了,而是在政策的高压下,每一克重量、每一毫升燃油都得精打细算。
那么,作为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这场汽车行业的大变革,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手里的油车还能开吗?
下一辆车又该怎么选?
首先,家里已经有燃油车的朋友,完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
这个政策是“管新不管旧”的,针对的是未来新生产和销售的汽车。
您现在开着的车,只要能通过正常的年检,就完全可以合法合规地继续上路,它依然是您遮风挡雨的好伙伴。
您需要做的,就是按时保养,让它的状态保持得更好。
当然,我们也要有长远的眼光,未来十年,加油站的数量可能会像当年的报刊亭一样逐渐减少,一些车型的维修配件也可能会变得更贵、更难找,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正在持币待购、准备买车的朋友来说,现在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时期。
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未来几年的用车成本和生活品质。
如果您的主要用车场景是城市上下班代步,并且家里或者单位有方便安装充电桩的条件,那么纯电动车无疑是当下最明智、最经济的选择。
您算一笔账,一度电几毛钱,充满一次跑三四百公里也就几十块钱,折合下来每公里不到一毛钱。
而燃油车呢,现在油价动辄八九块,百公里油耗就算7升,每公里成本也要六毛钱左右。
这中间的差距,日积月累下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何况,很多大城市,纯电动车挂的绿牌还不受限行政策的影响,这在早晚高峰期带来的便利性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如果您经常需要跑长途、回老家,担心纯电动车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有里程焦虑,但又希望能享受到低成本出行的好处,那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就是为您量身打造的完美方案。
这类车,短途用电,长途用油,完美结合了电车和油车的优点。
平时上下班,就当纯电车开,用车成本极低;到了节假日跑高速,它就是一辆省油的燃油车,完全不用担心续航问题。
比如现在市面上很火的比亚迪秦PLUS DM-i,官方公布的亏电油耗才百公里3.8升,这个成绩在严苛的新油耗标准面前,也是妥妥的“学霸”水平,让很多同级别的合资燃油车都望尘莫及。
当然,也有一部分朋友对燃油车有着深厚的感情,就喜欢那种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机械的质感。
现在还能不能买纯燃油车?
当然可以。
而且由于车企急于清理库存、为新能源车让路,目前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优惠力度非常大,确实存在一定的“抄底”机会。
但是,您在做决定前必须想清楚一个问题:保值率。
在新能源大势所趋的背景下,一辆纯燃油车,尤其是油耗偏高的车型,未来三到五年的贬值速度可能会超出您的想象。
如果您确实要买,建议优先考虑那些技术成熟、排量小、油耗低的涡轮增压车型。
至于那些大排量的“油老虎”,除非您是真正的爱好者,或者有特定的越野、玩乐需求,否则现在入手,很可能就成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总而言之,这场燃油车的变革,并非传言中的“一刀切”和“突然死亡”,而是国家出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的战略考量,进行的一场温和而坚定的引导。
它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整个汽车工业向着更清洁、更高效的未来迈进。
在这场时代的浪潮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必过分恐慌,最关键的是看清趋势,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用车需求和预算,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理性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