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手机屏幕还亮着,外卖骑手刚离我家楼下十米,我手指忍不住在评论区里滑来滑去。广告贴?我乐了。4300公里的新能源“修仙路”,居然一句“广告贴”就能收场,这比深夜吃泡面还让人回味。头条上的老司机们,真有你的。
说起来,C10拿到两个月。刚提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要开启新世界,谁知道日子过着过着,新能源变成了我生活里的小型综艺。以前油车一个月跑1200公里都嫌多,现在电车直接干到4300公里,不是因为有多热爱开车,而是被这台车的“新花样”折腾着往前走。
暴雨夜的高速还记得吗?前挡风玻璃上挂着水帘洞,心想着激光雷达能不能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帮我劈开前方的迷雾。辅助驾驶倒好,直接给我来个罢工,系统一声“我退出了”,剩我一个人抓着方向盘,心跳比雨点还密。那一刻才明白,科技再牛,关键时刻还是要靠两只手硬刚现实。
说速度。你别跟我谈什么温柔过渡,C10的辅助驾驶一开,速度直接像喝了五瓶功能饮料,80到120,说变就变。第一次遇见这事,我差点以为自己在跑嘉年华。明明可以做得温柔点,非得来点“硬核”体验,估计工程师是看F1长大的。
八车道高速,谁有见过这么执着于最左道的车机?C10像认死理的小学生,死活不肯往中间靠,哪怕路上只有我和路灯。每次转弯,我都要咬咬牙,脑子里过一遍保险条款。说真的,辅助驾驶不是让人省心,是让你心跳加速。
NAP主动关闭?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速度跳水,后面司机估计想下车问候我祖宗十八代。设计师脑子里到底装的什么?安全策略是好,可这“断崖式”体验,估计没人敢点赞。
娱乐系统更像老家那台卡带收录机。本地音乐非得自己掏出来点,搜歌功能像消失的亲戚,能找到一次算你走运。U盘插进去,酷狗装没看见,怎么搜都搜不着。说好的智能,结果连“本地音乐”都要我手动找,2025年了,这体验有点像用微信抢火车票。
行车记录仪?别提了,白天录像糊成油画,晚上直接变马赛克。想拍路边风景?你得先有点想象力。h.264格式,手机还得专门下个APP。真有点怀疑设计师是不是和视频解码器有仇。
最“人性”的还属那回大暴雨。语音开灯,开雾灯,科技感拉满。雨过天晴,阳光直射大灯还亮着,怎么喊都不理我。P挡停车,重启语音,才算关掉。你说这车是AI,还是有点“人工智障”?现场的尴尬不比相亲冷场弱。
老实说,辅助驾驶在高速上确实能让人喘口气,尤其长途,省力是真的省力。但进城以后就像喝了点假酒,转弯、变道、红绿灯,AI仿佛进了迷宫。跟油车时代那种“全凭手艺”的安全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有朋友说,新能源车不就是个“半成品”?边用边修,用户和厂家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我认,这事谁都别装清高:你看小鹏的自动泊车,理想的语音导航,特斯拉的“鬼探头”,哪个没被吐槽过?有时候,网友像极了拿着放大镜的侦探,别人家的小毛病能看到宇宙尽头,自家车早就习惯了莫名其妙的bug。
OTA升级是救命稻草,等OTA就像等世界杯决赛。你说有用吧,确实有用,你说能一劳永逸吧?别做梦。新能源车主现在都是半个产品经理,每天盯着手机刷更新,等着车机忽然变聪明。说到底,这事像极了国产足球——大家都盼着爆冷门,结果往往上半场就被打回原形。
4300公里,跑过大雨,堵过高速,体验过辅助驾驶的“温柔一刀”,也被网友一口一个“广告贴”怼得怀疑人生。其实换谁都一样,谁的车不是一边吐槽一边开?你要说后悔,那倒也不至于。毕竟,生活本身不就是一场测试版?新版bug,旧版习惯,谁能说自己就能一帆风顺?
有意思的是,这种“智能”体验还真不是中国独有。看看国外论坛,老外换特斯拉、丰田的混动,也都能吐槽出花。技术越进步,人的耐心越被消耗。人机关系,说好听点是合作,说难听点就是互相折磨。想省心?省不了心。想省钱?电价涨起来你就知道啥叫“新能源的反噬”。头条热搜这些“零跑C10用车感受”话题都能刷出十来页,说明大家伙都在同一条船上。
有时候,想想这些年体育圈的事,技术犯规和误判一样,都是赛场不可或缺的调味剂。球迷有时候看球会喊VAR,新能源车主用车也盼OTA。每个人都想要完美,但现实总要留点槽点,才有吐槽的乐趣。
下次再有人说我发广告贴,真想让他跟我一起下场,体验一把暴雨夜的C10,感受下什么叫“人车合一,bug随行”。你身边有更离谱的智能车bug吗?评论区见,咱们一起唠唠。说不定,哪天你吐槽的,就是下一个热搜关键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