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坦克400刚上市,价格不低但技术真硬,凭借强大智能配置和出色越野性能赢得用户青睐于实用和科技兼备的高端硬派SUV市场

长城坦克400一出现,我就对这车的硬核标签有点反感又不得不佩服。有人问我:这车买得起,除了看中那点硬件,其他咋样?我想,这其实还真得拆开来讲讲。先说价格,24.98万到31.98万,还算是硬派SUV的平均线吧,但它跟顶级的豪华硬派车比,其实更偏在科技+性能这块拼拼。要说不便宜,但我觉得这更多是敢想敢做的象征。

外观上没啥大的变化,还是那种…你看上去就是个机械迷或越野狂人心里有数的车。前脸多了点镀铬条,变得不那么狼狈。保险杠更黑,更粗壮——这是我觉得最能体现它特点的一点。晚上开车可以用夜视系统,感觉未来感爆棚。有次和朋友路上聊,他说你再看我刚才翻了翻笔记,真是科技感满满。我也觉得,坦克(这品牌)确实把前沿科技塞进了这款硬派车里。

长城坦克400刚上市,价格不低但技术真硬,凭借强大智能配置和出色越野性能赢得用户青睐于实用和科技兼备的高端硬派SUV市场-有驾

说到夜视,我得提个疑问:你们觉得夜视是不是后来硬塞进去的?好像这种配置,很多人平时根本用不上,但看起来很牛逼哈。我自己觉得,夜视也不一定真那么实用,主要还是给颜值加分。

这车的智能化,真是亮点。Coffee Pilot Ultra系统,第三代,连车顶激光雷达都没省—真有点科幻电影的感觉。城市里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就算堵了,也不用太担心。前后摄像头配合雷达,甚至还能在高速上跟车,自动减速。这套东西,要我说,比我家那老旧的哈佛车强多了。尾灯还带一个蓝灯提醒,示意司机我在这儿,挺贴心。

配置堆得过多,真是让我有点疲惫。中控屏从之前的16.2英寸缩到15.6,但分辨率升高了,用起来顺畅好多。语音交互也就是说Coffee GPT,反应很快,经常闲聊,感觉智能已经不单纯是噱头。

长城坦克400刚上市,价格不低但技术真硬,凭借强大智能配置和出色越野性能赢得用户青睐于实用和科技兼备的高端硬派SUV市场-有驾

这里顺便跑题:居然在座椅上用上了HaptaNappa真皮,还带按摩功能。后排还装了一块15.6英寸娱乐屏,设了温度调节(从零下六度到五十度),可以想象,这车已经不咋像个硬派越野了,更像一台城市豪华车。这个配置比我想象得好多,跟一台中高端SUV相差无几。

可我又在想,别说配置了,到底动力和续航才是真本事。Hi4-T用2.0T单电机,37千瓦时电池,纯电续航105公里,快充能到103千瓦,算是还挺方便。Hi4-Z厉害一些,双电机,59千瓦时电池,纯电能跑200公里,快充打到163千瓦。这个体感比对手要强不少(这段先按下不表)。你瞧,这续航和快充,说实话,没有哪个传统硬派越野能比的。

燃油和柴油版本呢,又是另一套逻辑:汽油用的是2.0T加48V轻混,柴油是2.4T,两者都配九速自动变速箱。市场反应挺有意思:九月份,Hi4-T卖了2805台,而基础版才卖出380台。说明大家愿意为了科技和性能多掏点钱。我猜测(这个没细想过),智能系统真的成了试金石,毕竟,用科技装点和硬刚工艺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长城坦克400刚上市,价格不低但技术真硬,凭借强大智能配置和出色越野性能赢得用户青睐于实用和科技兼备的高端硬派SUV市场-有驾

说到竞品,BJ60价格最低23.98万,但技术几年前的事(开玩笑的),捷途G700配置也比不上这套系统。坦克400,似乎走的是既能在城市里拉风,又能去野外跑的全能路线。你不觉得,现在越野车不光机械硬件够硬,连智能辅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吧?以前机械逻辑占主导,现在都被智能抢了风头。

说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觉后排座椅那些机械调节按钮都换成人性化的触控或者电子调节了——感觉是从硬核到舒适的转变。这样一台车,如果不是专业越野,反而更加适合我这种日常带娃、出门玩耍的用户。

长城坦克400刚上市,价格不低但技术真硬,凭借强大智能配置和出色越野性能赢得用户青睐于实用和科技兼备的高端硬派SUV市场-有驾

我其实很奇怪,为什么很多硬派越野都没有很注重内饰,配置这些细节。坦克400用豪华的细节弥补了这个软肋。遮阳帘还是手动的,看似简单,但会不会以后都变成电子的?(这也许是未来趋势吧,可还是喜欢手动的那种用心感。)

至于价格,就我看,敢花钱买这车的人,应该是大多喜欢高性价比完美结合的用户。他们不一定是要攀比谁更能越野,但一定看中自动化+豪华感加持的体验。这车在我心里,最特别的,还是那智能+越野的组合。

我在想,这车未来还能有什么惊喜?有人说,自动驾驶和纯电续航会变得更好,但我觉得,不管怎么说,越野车还是得有点硬核精神。你觉得呢?是不是有那么一瞬间,我会在某个泥坑里凭借这车的智能和动力,找到点归属感?

长城坦克400刚上市,价格不低但技术真硬,凭借强大智能配置和出色越野性能赢得用户青睐于实用和科技兼备的高端硬派SUV市场-有驾

这个问题留给你思考——你会为了智能配置、续航和舒适,也愿意接受高价吗?还是宁愿坚持纯粹的机械精神?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