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闯入“重庆版阿勒泰”!越野毁生态,“禁摩”背后令人深思

重庆巴南区苟坝,原本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枯水季节,长江水位下降,裸露出大片碧绿的河滩,野草疯长,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摩托车闯入“重庆版阿勒泰”!越野毁生态,“禁摩”背后令人深思-有驾

这里成了天然的牧场,牛群悠闲地啃食着青草;也是鸟类的乐园,各种鸟鸣此起彼伏;更是长江鱼类重要的繁殖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时间,它在网络上爆红,被冠以“重庆版阿勒泰”的美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摩托车闯入“重庆版阿勒泰”!越野毁生态,“禁摩”背后令人深思-有驾

然而,这宁静祥和的景象,却被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

起初,为了方便当地村民通行,管理部门只在入口处设置了几个简易的水泥墩,阻止汽车进入。

但这些并不能阻挡摩托车的脚步。

摩托车闯入“重庆版阿勒泰”!越野毁生态,“禁摩”背后令人深思-有驾

随着苟坝的走红,越来越多的越野摩托车爱好者涌入,他们肆意驰骋在河滩上,留下一道道车辙和遍地的垃圾。

更有甚者,他们进行危险的漂移、飞坡等特技表演,惊扰了牛群和鸟类,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这就好比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原本壮阔的景色,却被这突兀的喧嚣所玷污。

这情景,就像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原本笔触细腻,色彩和谐,却被人粗鲁地涂抹上了几笔浓重的油彩,彻底破坏了画面的整体美感。

摩托车闯入“重庆版阿勒泰”!越野毁生态,“禁摩”背后令人深思-有驾

管理部门被迫升级了“防御工事”,用更坚固的水泥墩和铁板封锁了入口。

但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一些人甚至不惜费力地将摩托车抬进景区,继续他们的“越野探险”。

他们的行为,如同东晋陶渊明笔下的“猛兽”一般,肆意践踏着这片本该宁静祥和的土地。

摩托车闯入“重庆版阿勒泰”!越野毁生态,“禁摩”背后令人深思-有驾

事件迅速发酵,冲上热搜,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谴责。

很多网友痛斥这些人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公共资源,也损害了摩托车爱好者的整体形象。

这就好比《诗经》中所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原本和谐的自然之音,却被机械的轰鸣声所替代,令人扼腕叹息。

摩托车闯入“重庆版阿勒泰”!越野毁生态,“禁摩”背后令人深思-有驾

苟坝事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环境破坏事件,它折射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日渐淡薄,对规则的漠视,以及对自身行为后果的缺乏考量。

如何平衡个人爱好与公共利益,如何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

这片曾经美丽的土地,能否重回往日的宁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