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累累仍接盘威马,姚振华的造车执念藏着什么?

在当年地产跨界造车的“六大巨头”中,恒大许家印等五位核心人物已黯然退出汽车行业,只有宝能创始人姚振华还在咬牙坚持。

6月19日,据媒体报道,宝能汽车正对处于破产重整状态的威马汽车进行“收购”,现阶段正开展生产资质等资产的交接流程。

而就在三天前,宝能汽车才对外宣布新车悠宝利A3顺利下线,虽然这款车原本计划在两年前投放市场,但还是让宝能汽车重新获得了一些市场关注度。

随后,宝能汽车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就旗下部分公司因解散发布“注销备案/公告”一事作出说明,称经营运转正常。

宝能汽车接连有动作,显然是姚振华还没打算放弃造车这份事业。

但让人困惑的是,宝能自身早已债台高筑,而且已有观致汽车的失败案例在前,要怎样盘活威马,又如何让一款几年前的旧车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坚持八年仍在汽车行业“底层”挣扎,姚振华却迟迟不放手,难道他对造车已经入迷了?

多次盯上“破产”车企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分享完这句电影台词后,这家曾红极一时的车企,便迎来了破产重整的结局。

去年年初,威马汽车正式启动破产重整并公开招募战略投资人时,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为唯一有投资意愿的企业。

深圳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通过股权关系追溯可见,该公司的法人以及股东公司的法人,都在宝能汽车旗下企业担任职务。不难猜测,这家公司的实际掌控者正是宝能汽车。

另据南都·湾财社报道,关于宝能接盘一事,威马汽车破产重整管理人回应称“投资人应该是深圳翔飞”。

负债累累仍接盘威马,姚振华的造车执念藏着什么?-有驾

▲深圳的宝能汽车展示中心内,停放着两台威马汽车。图片来自南方都市报。

威马汽车于2023年10月正式申请破产重整,深圳翔飞的成立时间与之接近,由此能够推断,宝能汽车早就关注到威马汽车,并专门成立公司以参与其破产重整。

从2017年收购常年亏损的观致汽车进入汽车领域,到收购长安PSA后更名为宝能汽车,在市场中寻找陷入困境的车企再伺机介入,似乎成了宝能造车的固定路径。

坚持8年仍在“底层”,是造车上瘾?

尽管频繁“救助”陷入困境的车企,宝能汽车近年来却给人自顾不暇的印象。

6月初,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宝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西安宝能汽车有限公司、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发布“注销备案/公告”,注销原因均为“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这一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并未引发太多讨论,但宝能汽车自己却按捺不住了。

6月17日,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宝能汽车BAO”和“宝能汽车客户服务中心”都发布声明称,虽然部分公司发布了解散公示,部分公司高管已经离职,但所有业务仍正常推进。

不过,这两个公众号发布的声明文章不知何时已被删除。原本最新的内容还停留在去年,到6月23日,“宝能汽车BAO”突然推送一张图片,上面写着“不信YAO,不传YAO”。评论区里,不少人留言讨要工资和社保,还有人写道:“这是欠薪欠到媒体部门了吧?”

负债累累仍接盘威马,姚振华的造车执念藏着什么?-有驾

▲宝能汽车微信公众号近期发布的内容。

公众号小编的发文耐人寻味,但宝能汽车在造车这件事上,确实一直在坚持。

早年收购的观致汽车、长安PSA,没卖出多少辆车就已淡出大众视野。宝能汽车如今重新打出“悠宝利”这个品牌,无非是想证明自己还在行业内。

悠宝利A3是一款小型电动车,售价约4万元。这款车早在2022年就已完成工信部申报,原计划2023年第一季度上市,如今总算有了下线消息,却还没确定大规模量产的时间。

负债累累仍接盘威马,姚振华的造车执念藏着什么?-有驾

▲悠宝利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新车下线、城市招募计划启动。

无论如何,姚振华对造车不仅没有放弃,反而似乎更加执着。

从去年9月开始,宝能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几乎每月都会发布“宝能月报”,而在多数月报中,第一条动态都与宝能汽车相关。不难看出汽车业务在整个宝能体系中的重要性。

今年2月,宝能汽车召开产品规划研讨会,围绕2025-2030年产品布局、技术创新等内容展开探讨,会上还宣布同步启动6个新产品项目。

4月,该公司组织项目、造型、研发等40余人的团队参观上海车展,考察了整车企业及智能驾驶零部件供应商。

目前,部分招聘平台上仍能看到宝能汽车的持续招聘信息,包括4S店门店销售主管、整车项目管理、汽车工程师等岗位。最新一则招聘是6月23日某平台发布的“安徽省省区总监”职位。

再加上盘活威马汽车的动作,宝能汽车一时间变得相当忙碌。

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宝能汽车的造车之路都越来越艰难。

单说盘活威马汽车,就面临不少阻碍。威马首先需要尽快恢复生产,投入资金是首要任务。据法院公布的数据,威马有效债权超过148亿元,另有112亿元暂缓债权。

有媒体分析,仅完成交接和初步恢复生产就需要数十亿元现金投入;若要真正让威马重启,资金缺口可能超过百亿元。

这笔钱,别说宝能汽车,就算是宝能集团恐怕也难以拿出。

宝能集团去年底才表示,刚刚就300多亿元债务达成债务化解意向。

天眼查显示,截至6月23日,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过500亿元,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金额逾120亿元,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被执行金额累计超过320亿元。

即便是姚振华个人,被执行金额也已超过310亿元。

除了资金短缺,宝能还要面对更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无论是威马还是悠宝利A3,在技术、品牌等方面都已落后,尤其是威马,还需要重建消费者信任。

宝能汽车想单纯靠卖车脱颖而出,显然难度很大,因此外界也纷纷猜测其是否另有图谋。

2017年,姚振华大举进军造车领域,动辄投入上百亿元,在多地建设汽车生产基地。据澎湃新闻报道,2017-2019年期间,宝能汽车在广州、贵阳、昆明、昆山、西安5地拿下13宗地块。

当时房地产市场尚未下行,有关“表面造车、实则圈地”的质疑不时出现。但随着宝能集团陷入资金危机,其在各地获取的汽车城地块也接连流失。

2022年,宝能汽车昆明基地因备案后两年未开工被政府移除名单;2023年,昆山、广州三宗地块、西安基地三宗地块被收回;2024年,宝能汽车在深圳的一宗地块也被收回。

地产行业不景气,宝能手中靠汽车项目获得的地块越来越少,如今再用“圈地”来质疑姚振华的造车决心,已经不合时宜。

但造车8年,宝能的成绩实在平淡无奇,若仍不放弃,有没有可能是姚振华想通过造车这个还算“热门”的概念,为宝能债务重组积累筹码,或是引入战略投资?

没人知道姚振华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