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上汽荣威最近这个M7,限时价8.58万,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这车值不值,而是上汽的精神状态是不是需要关心一下。这不叫降价,这叫自爆。属于那种在斗地主桌上,开局直接四个二带俩王,然后把桌子给掀了,告诉剩下两家,今天这牌谁也别想打。
这个世界越来越魔幻了。以前我们以为的竞争,是大家在规则内你多吃一口我少吃一口,讲究一个体面。现在这帮车企,尤其是憋了口气的传统大厂,突然就悟了。悟了什么?悟了黑暗森林法则。根本不存在什么存量竞争,你面前的每一个同行,都是来要你命的。最好的防守不是降价,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比亚迪把插混干到798的时候,大家觉得是闪电战;小米端出21万5的SU7,大家觉得是把蛋糕端走了。结果荣威这波操作,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属于一把子整活,让所有人都重新回到石器时代,用石头互殴。
我们来看看荣威M7到底端出了一盘什么菜,能让它有勇气喊出“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口号。
首先,那个“前劳斯莱斯设计师”赋能的外观。这招吧,属于品牌玄学里的典中典。就像你去路边摊吃炒饭,老板告诉你这酱油是米其林三星后厨不要的,一个道理。你信吗?你当然不信。但这个故事本身,就值五毛钱。对于车企来说,这就是一种“开光”仪式,一种精神上的马杀鸡。他们在疯狂暗示消费者:虽然我只卖8万多,但我身体里流淌着库里南的血。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即使它只是在cosplay。
然后是那个DMH 6.0超级混动,综合续航2050km+,亏电油耗2L级别。看到这个数据,我作为一个每天都在琢磨怎么省点油钱的中年人,第一反应不是兴奋,是害怕。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是物理学问题。2050公里,意味着你从哈尔滨开到上海,中途可能只需要上个厕所。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个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大,加满油一激活,瞬间膨胀成一个跨省神器。这哪是混动系统,这简直是修仙小说里的“聚灵阵”,把空气中的油分子都给你压缩进油箱了是吧?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最骚的是那个AI瞬控底盘,CDC电磁悬挂+AI预瞄。宣传说每秒扫描200次路况,提前调节。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特别有赛博朋克的感觉?但你必须明白一个反技术崇拜的核心逻辑:决定自动驾驶和智能底盘上限的,永远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山东聊城横冲直撞的老头乐。你那个AI预瞄得有多快,才能预判一个老大爷以薛定谔的姿态从路口闪现?你那个CDC得有多智能,才能在压过一个共享单车的同时,不让后座孩子的酸奶洒出来?
所以,这些技术名词,你听听就好。真正的核心是,它把这些过去只在30万以上车型才敢聊的东西,直接给你按在了一台8万多的车上。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它在用行动告诉你,技术不值钱,故事也不值钱,只有让对手无路可走,才值钱。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不觉得,把车企的行为理解成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比单纯看参数有趣多了吗?比如那个15.6寸大屏和8155芯片,现在基本就是新车的标配,没这个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荣威还给你塞了个豆包大模型,说能识别倒装句。这就很有意思了。它在试图解决一个终极难题:如何听懂一个喝多了的甲方,用颠三倒四的语言提出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所以,荣威M7到底是个什么物种?它不是一台简单的B级家轿。它是一个信号,一个传统车企彻底“颠了”的信号。它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给整个10万级轿车市场来了一次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电击治疗。就这个价格,还有人要自行车?简直是掀桌子掀到姥姥家了!
我作为一个真实的车主,开过各种所谓的智能汽车,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买的根本不是车,而是一个承诺。买特斯拉,是买一个“未来”的承诺;买奔驰,是买一个“身份”的承诺;买理想,是买一个“家庭”的承诺。那现在买荣威M7,买的是什么承诺?是一个“把所有人都拉下水一起死”的承诺。
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当下的竞争,已经不是比谁更优秀,而是比谁更敢发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荣威这波,显然是想拉着所有人一起渡劫。至于最后是飞升了还是变成了炮灰,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场戏因为它的加入,变得好看起来了。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就喜欢看这个。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