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Q曝光,15万级电动小钢炮,年轻人会心动吗?
前两天刚下班回家,小区门口停着一排Model Y。夜色里那轮廓线条还挺亮眼,我兜里揣着钥匙,有点走神地琢磨,要是有辆便宜点的特斯拉就好了。毕竟现在路上见到最多的新能源车,不是比亚迪就是特斯拉,两家在纯电领域都算元老了。
我表弟去年买了台Model 3,说实话,他开了一年多,最满意的还是续航和动力。不过他也经常吐槽价格——落地二十四万出头,对工薪族压力不小。我当时劝他再等等,说不定哪天特斯拉真给整出个十几万的小车来。他还笑我想太多。
没想到,这事儿最近好像真要成了。网上爆出来的新车型,据说就是传说中的Model Q。这名字听起来怪顺口,好像专门为年轻人准备的一样。我查了半天资料,各种角度照片、参数、外观细节,全网热议得飞起。
先聊聊外观吧,我第一眼看到图的时候,还以为是哪款运动两厢新出的改装版。其实它跟思域或者福克斯那种两厢掀背差不多,但风格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前脸干净利索,没有复杂进气格栅,就是几根线条带点弧度,看着有那么一点“未来感”。三角形大灯倒是挺显眼,跟现在Y和3上的味道很像,不过更锋利些,两侧肌肉感筋线勾勒得也狠,总体气质偏运动。有意思的是,下包围做得比较收敛,不浮夸,却又能看出来想讨好年轻人的意思。
侧面视角,是隐藏式门把手加五幅轮毂组合。我盯着那双五幅轮毂发呆了一会儿——拍照效果确实霸气,但真量产到时候应该不会这么大。不然成本上去了,也影响舒适性。不过这粗壮腰线倒是真的帅,一高一低两道横贯整个车身,让原本紧凑的小型车一下子变精神不少。有次下雨路过4S店,看见一堆人围在新款Y旁边指指点点,大概也是冲这种设计来的吧。
尾部的话,有朋友觉得新版Y没有老款耐看,其实每个人审美都不同。但这个Q明显继承了家族化元素,那组尾灯造型和早期Y蛮接近,只不过更短促精悍一些。一开始我还担心是不是偷懒省事,其实越看越觉得合适,小巧灵活嘛,“小钢炮”既视感直接就来了。如果国产版能保留这种比例,那估计马路上的辨识度妥妥够用。
尺寸方面,新Q比Model 3略微缩了一圈。据说长度只有四米出头(海外数据3988毫米),不过国内版本肯定会稍微加长一点。不管怎么调校,这个级别对城市通勤来说简直太友好了。我以前开过朋友家的紧凑轿车,每次挤商场地下停车场都费劲,如果换成这样的小号特斯拉,还带后驱或四驱可选,就连偶尔跑山玩弯也不会怵头。这才叫真正的乐趣啊!
至于动力和续航,也是大家关心的大问题。有消息透露,新Q搭载53千瓦时或者75千瓦时电池组,对应500-650公里纯电续航。如果你平常只是上下班代步、周末偶尔郊游,这数据基本够用了。而且按我的经验来看,特斯拉实际续航达成率一直不错,比某些标称高但掉电快的品牌靠谱不少。所以即使最低配500公里,也不用天天提心吊胆找充电桩。当然啦,要是真遇上极寒天气,再好的纯电也难免缩水,这是行业共性问题,我之前冬天试驾就碰到过一次,当时还有点慌张……
内饰部分目前官方没放详细图纸,不过按照惯例,大概率延续现有简约路线,中控屏幕居中、实体按键极少,以功能优先主打易用性为主。我记得第一次坐进表弟那台Model 3,一时间竟然找不到空调旋钮在哪,只能靠触摸屏操作,现在习惯之后反而觉得清爽不少,不乱糟糟,很舒服。有老人一起用可能需要适应期,他们总喜欢物理按钮手感嘛,这个各取所需咯。
价格层面,是最大悬念也是最大诱惑。目前北美市场参考价位三万美元以内,而国内生产成本摊薄之后,据业内分析甚至可能压到十五六万起步。如果真的如此,那对于很多预算有限但又追求品牌与科技体验的人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当初买不起20+万元入门版的人,现在终于可以考虑把梦想照进现实……不过话讲回来,入门配置肯定简单些,比如轮毂、电池容量这些都有区别,到底怎么选还是要根据自己需求来权衡。(突然想到当年为了省钱买低配,多花半年工资换大轮胎……)
回忆起小时候第一次看到马路上的新能源轿跑,还只是远远羡慕,如今时代变化太快,从“遥不可及”变成随处可见,而且选择越来越丰富。曾经那些只敢在朋友圈转发图片的人,现在已经开始讨论贷款方案甚至置换计划。“如果你问我,会不会考虑15万能拿下一辆正宗‘T’字标志的新车?” 我想答案已经写在每个人脸上:期待归期待,到底谁第一个吃螃蟹?等上市以后再慢慢品吧!
最后补一句,每次刷新闻看到新车型官宣,都忍不住幻想自己坐进驾驶座踩油门那个瞬间。今年夏天有没有机会试驾一下全新的“小钢炮”,谁知道呢?反正钱包攥紧,人随缘走一步算一步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