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复产计划启动,股东出资10亿支持,助力供应商债务偿还

白皮书里还有另一个数字,翔飞承诺先期投入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研发,且组建了一个143人的工作团队,目标是在2025年9月恢复EX5和E5两款车型的温州产线,保底产量1万辆,冲刺2万辆;这里的节拍很清楚,先复产、再扩产、再海外布局——泰国KD工厂放在2025年作为海外入口,目标市场锁定东南亚与中东,听起来有野心,也带着短期变现的味道。

有人会问,这个“翔飞”是谁,背景复杂吗?短回答是可能有关联到宝能系资本,这点来自工商信息和媒体连线,翔飞与宝能系在电话和邮箱上有重合,这种隐约的“影子”关系会让部分市场参与者皱眉,毕竟宝能旗下的汽车项目也曾陷入债务泥潭——天眼查里显示的执行金额和失信记录不会自己消失,公众记忆是碎片化但不轻易忘记的;这就产生了第二层对立: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市场对资本背景的不信任同时并存,温州政府在6月的复工汇报会上表态将给予政策、融资和推广支持,但支持不等于把怀疑变成信任。

威马汽车复产计划启动,股东出资10亿支持,助力供应商债务偿还-有驾

把时间往回拉一点看细节,2022年底到2023年初的那段时间,威马曾出现停产、门店甩卖库存、工厂人去厂空的场景,这些“破绽式细节”还在多家媒体的现场照片和实地采访里留着痕迹,2023年1月的“引入Apollo”传闻也没走到实质性交易,说明重整并非突发奇想,而是长期积累的复杂结果;因此2025年的重整文件和白皮书,既是新一轮行动宣言,也是对过往失败的纠错尝试,问题是纠错的成本和社会期待谁来买单。

威马汽车复产计划启动,股东出资10亿支持,助力供应商债务偿还-有驾

现场对话片段放在这儿还原气氛:记得在温州厂区附近,我问一位仍在厂门口值守的老员工,“你信这次能复产吗”,他说“要是真能把欠款还了,能复产就好”,话里没感情色彩,只有务实,这种态度代表了基层供应链的现实——钱到位,链条可能转动,钱不到位,纸上谈兵再漂亮也只剩回忆。

威马汽车复产计划启动,股东出资10亿支持,助力供应商债务偿还-有驾

再看债务处理的节奏,法院的重整方案把不同债权人分层处理,这本是法律程序常见做法,问题在于兑付的节奏与企业复产的节奏并不总是同步,供应商要现金流、工人要薪资、地方政府要税收和就业数据,若前端供应商未被及时清偿,他们就会选择保守或撤离,这就可能反过来阻碍温州产线恢复,这个链条里没有哪个环节可以单点自我修复。

威马汽车复产计划启动,股东出资10亿支持,助力供应商债务偿还-有驾

换个角度谈市场和产品,威马的EX5和E5在市场曾享有一定知名度,这次新威马计划先用这两款车型保底1万辆产量,并引入A00级轿车和小型SUV合计1万辆以分散风险,目标收入10亿到20亿元;这是务实的短期策略,问题是汽车市场在过去两年里更激烈了,头部、电动化、智能化的门槛在抬高,价格、补贴、渠道和品牌信任都在重新洗牌,短期产出能否换来长期信任,还是个技术活。

威马汽车复产计划启动,股东出资10亿支持,助力供应商债务偿还-有驾

同时不得不谈地方政府的角色,这次温州市政府提供的支持清单里包括信用评级恢复、融资协助、政策补贴以及市场推广,这些都是实际可操作的点,尤其在贴息或担保上能迅速改善企业融资条件,但政府资源是有限的,若东西不成规模,政府也会有成本考量,这里存在着微妙的博弈:地方用支持换回就业和税收预期,投资人用政府背书换取社会信任,供应商用支付兑现换取继续供货的勇气,三者的博弈谁先撤步,链条就断在谁脚下。

威马汽车复产计划启动,股东出资10亿支持,助力供应商债务偿还-有驾

说回产品和海外棋子,泰国KD工厂的构想有点儿像保险柜——把部分组装环节向外转移以规避成本和市场风险,东南亚和中东市场确实有空间,但转战海外意味着供应链重组、合规与渠道再造,这不是几个月能完成的工程;如果把泰国当成“试水池”,那倒是合理,但若把它当成救命稻草,那风险就很明显。

威马汽车复产计划启动,股东出资10亿支持,助力供应商债务偿还-有驾

我的结论偏硬气一点:现实与乐观并存,但底牌不多,债务的结清、资金链的持续投入、供应链的重启以及品牌口碑的修复,这四件事必须几乎同时发生,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放大失败成本;新威马有时间表、有政府承诺、有宣称的资金投入,但市场与债权人的选择权仍在,信任不是一纸白皮书能拍板的。

威马汽车复产计划启动,股东出资10亿支持,助力供应商债务偿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