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如果你路过九号电动车的门店,可能会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店里挤满了人,生意好得不得了。
但是你凑近一瞧,会发现大家抢的都是那些即将成为历史的旧款车,很多车上都挂上了“已售”的牌子。
店员一边忙着给络绎不绝的顾客介绍,一边还会告诉你,现在买这些旧款车不仅没优惠,还得加价两百块钱,而且这已经是最后一批了,卖完就彻底没了。
你要是问新款车什么时候到,答案基本都是一个字:“等”,至少要等上一个月。
这种反常的抢购潮,背后其实是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一次大洗牌,而风暴的中心,就是从9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一项新规定。
这项新规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国标,给电动自行车戴上了一副“紧箍咒”。
以前很多可以随便操作的东西,现在都被严格限制了。
比如说,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被死死地锁定在25公里,车上的电池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换了。
这些规定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能只是觉得车子变慢了、换电池麻烦了,但对于九号电动车这个品牌来说,这几乎是动摇了它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过去几年,九号电动车之所以能火起来,特别是在年轻人和外卖员群体里受到追捧,靠的并不是它有多便宜或者渠道有多广,恰恰是它身上那股“不安分”的特质。
九号的车给了用户很大的“折腾”空间,也就是我们说的改装潜力。
很多年轻人买车,图的就是一个与众不同和高性能。
买回来的九号车,可以很方便地换上更舒适的座椅,或者加装一些个性化的配件。
而对于外卖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续航和速度。
九号的车可以轻松换上容量更大的电池,跑得更远,不用一天充好几次电。
更关键的一点,就是“解除限速”。
原本出厂设置的25公里时速,在很多车行花点钱就能破解,时速一下子能飙到50公里甚至更高。
这种“速度与激情”的感觉,加上它本身不错的智能化功能,比如用手机APP就能解锁、定位车辆,让九号迅速在一众传统品牌中脱颖而出。
正是靠着这种满足用户改装需求的差异化路线,九号上半年的业绩非常亮眼,光是电动两轮车就卖出了超过239万辆,营业收入达到了惊人的68亿元。
这个成绩单,可以说让很多人都觉得九号的前景一片大好。
但经销商们心里却有点打鼓,他们知道,新规定实施以后,生产符合标准的新车,成本肯定要上涨,但这上涨的成本最后由谁来承担,是厂家自己消化,还是加价卖给消费者,都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在新规落地前这最后一段时间里,冲进店里买车的,绝大多数都是冲着旧款车还能改装这个最后的“福利”去的。
然而,新国标的威力远比想象中要大。
它最核心的一项要求,就是车辆的车架号、电池编码和控制器必须“三码合一”,并且信息都是锁死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车子出厂时用的是哪块电池、哪个控制器,系统里都有记录,而且是绑定的。
你想自己从网上买一块更大容量的非原装电池换上?
对不起,控制器检测到电池编码不匹配,车子可能直接就无法启动了。
你想找人破解控制器来解除限速?
新一代的控制器在设计上就加强了防篡改功能,一旦发现有异常操作,很可能会直接锁死,让车辆变“砖”。
有店员也悄悄透露,新款车到底长什么样,有什么限制,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大概率是没法再像以前那样随便改了。
这一来,九号过去最吸引人的两大卖点——长续航改装和高速度破解,基本上都被堵死了。
外卖员们已经开始私下议论,如果不能换大电池,那九号的续航优势就没了,骑着它还不如直接去买辆摩托车来得方便。
对于追求个性和性能的年轻人来说,一台被限制在25公里时速、不能随意改装的电动车,即便再智能,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
从国家管理的层面来看,出台这样的新规是完全有必要的。
近年来,因为电动车非法改装导致的超速行驶交通事故,以及劣质电池充电引发的火灾悲剧,实在是太多了。
为了大家的安全,从源头上规范生产,统一标准,是势在必行的一步,这体现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
但是,对于一个商业公司来说,当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被政策彻底改变时,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更何况,九号自身也并非完美无缺。
当“改装”这层光环褪去后,它本身的一些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比如,它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覆盖率远远比不上像雅迪、爱玛这些老牌企业。
人家的店面遍布大街小巷,消费者出门就能看到,购买和维修都非常方便。
此外,九号的售后服务也一直是个槽点。
在一些消费者投诉平台上,关于九号的投诉有几千条,问题集中在电池突然损坏、中控系统死机、维修配件要等很久等方面。
这些问题在销量好的时候可能被掩盖了,但当产品失去核心吸引力后,糟糕的售后体验就会成为劝退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就在公司面临政策和市场双重压力的时候,一个更让外界感到疑惑的信号出现了:公司的大股东和创始团队开始频繁减持股票套现。
根据公开信息,近期就有两位大股东卖掉了公司2%的股份,一下子套现了7亿多元。
而在这之前,包括“小米系”、“红杉系”在内的早期投资机构,已经累计减持套现超过60亿元。
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他们选择在公司上半年财报如此亮眼的时候离场,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他们是对公司在“后新国标时代”的前景感到担忧。
市场普遍猜测,上半年火爆的销售,很大程度上是提前透支了未来的消费需求,一旦这波抢购潮过去,公司的业绩可能会出现大幅下滑。
现在,摆在九号面前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难题。
当它不能再依靠高功率和改装来吸引顾客时,它就必须和雅迪、爱玛这些传统巨头在同一个赛道上进行正面竞争。
可是在这个赛道上,九号在成本控制、渠道覆盖和品牌认知度上都没有优势。
它还在向用户收取所谓的智能服务费,可当车子本身的可玩性大大降低后,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为这份“智能”额外买单呢?
如今,整个局面陷入了一种微妙的等待之中。
经销商们在等待着从未见过的新款合规车,心里盘算着成本和售价。
外卖员们在观望,希望能有既合规又能满足他们续航需求的替代方案出现。
而那些曾经看好九号的投资者们,已经拿着巨额回报悄然离场。
只剩下广大的消费者和基层经销商,在迷雾中等待着新政策的最终落地和市场的真实反应。
九号电动车这半年来的经历,就像坐了一趟过山车,冲高得有多快,接下来的下行压力可能就有多大。
在严格的法规面前,它究竟能否成功转型,找到新的增长点,现在谁的心里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