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出警告:未来几年可能消失的汽车品牌

近日,外媒发文称,未来几年这些汽车品牌可能消失,欧洲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岌岌可危。

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品牌的涌入,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品牌,以及向电动车的转型,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多位行业专家警告称,一些传统汽车品牌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消失或大幅缩减其市场存在。

专家发出警告:未来几年可能消失的汽车品牌-有驾

挪威汽车协会(NAF)的技术顾问Benny Christensen表示:“Volvo、Ford甚至Stellantis旗下的一些品牌在未来五年内能否继续存在都很难说。整个行业正处于一个临界点。”

Christensen点名可能消失或退出欧洲市场的品牌包括:

1. 雪铁龙(Citroën)

  • 危机根源:电动化转型迟缓,2025 年才推出首款基于 STLA Medium 平台的纯电车型,续航仅 420km(WLTP),比中国竞品少 200km;

  • 市场表现:2024 年欧洲销量同比下滑 18%,法国本土市场份额跌破 5%。

2. 欧宝(Opel)

  • 转型困境:母公司 Stellantis 的电动平台优先供应高端品牌(如 DS),欧宝 Mokka Electric 续航仅 322km,起售价却达 3.8 万欧元,性价比低于比亚迪元 PLUS;

  • 渠道危机:欧洲经销商网络收缩,德国本土 4S 店数量较 2020 年减少 27%。

3. 三菱(Mitsubishi)

  • 战略摇摆:在欧洲坚持插混路线,Outlander PHEV 起售价 4.7 万欧元,比同级别纯电 SUV 贵 1.2 万欧元,2024 年欧洲销量不足 1.5 万辆;

  • 技术断层:缺乏专属纯电平台,计划 2026 年推出的纯电 SUV 仍基于燃油车底盘改造。

4. 日产(Nissan)

  • 电动化倒退:Leaf 车型七年未换代,续航仍停留在 385km(WLTP),2025 年欧洲市场份额已跌破 2%;

  • 成本压力:英国桑德兰工厂电动化改造超预算 30%,面临工会罢工风险。

5. 斯巴鲁(Subaru)

  • 小众陷阱:全时四驱技术在电动车时代优势减弱,Solterra 纯电 SUV 与丰田 bZ4X 共享平台,续航 460km 却贵 5000 欧元;

  • 渠道单一:欧洲仅通过 237 家经销商销售,售后网络覆盖率不足特斯拉的 1/5。

Christensen还指出,许多新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品牌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如果它们在未来几年内不能实现显著的销量增长,许多品牌将无法生存。”即使是目前在电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特斯拉,也未能完全摆脱专家的怀疑。“特斯拉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品牌。它可能会成为行业巨头之一……或者消失。”

专家发出警告:未来几年可能消失的汽车品牌-有驾

来自中国品牌的降维打击,性价比碾压,比亚迪 ATTO 3(欧洲版元 PLUS)起售价 3.8 万欧元,续航 420公里,比欧宝 Mokka Electric 便宜 2000 欧元,配置多出 L2 级智驾。蔚来 ET5 Touring 在德国推出电池租赁方案,车价直降 1.5 万欧元,月租金 199 欧元,冲击传统车企金融业务。

挪威银行Nordea的投资总监Robert Næss也认同Christensen的观点。他认为未来市场上会出现更少的品牌。“即使是那些幸存的品牌,也可能会被中国企业收购或在欧洲以外生产。这对消费者来说不一定是坏事,但市场格局将彻底改变。”

专家发出警告:未来几年可能消失的汽车品牌-有驾

他以Volvo为例,该品牌目前由中国企业吉利控股。他认为其他品牌也可能走上同样的道路,只要这些制造商是成熟的,售后市场就不必过于担心。不过,也有一些品牌已经引起了关注,例如KGM(前身为双龙),这是目前在挪威销售的唯一一个其主要所有者面临财务困境的品牌。

"未来五年消失的将是那些拒绝改变的品牌,而非品牌本身。“ 北欧联合银行投资总监 Robert Næss 指出,”沃尔沃被中国收购后反而重获新生,关键在于能否拥抱新的生产方式和用户思维。" 他预测:

  • 2027 年欧洲汽车品牌数量将从当前 47 个缩减至 32 个;

  • 幸存品牌中 1/3 将由中资控股或技术合作;

  • 纯燃油品牌将全部退出市场,但部分燃油车品牌可通过电动化转型存活(如保时捷)。

未来几年将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动车的普及和新势力的加入正在动摇汽车行业的根基。并非所有品牌都能经受住这一变革的冲击。现在,我们只能等待,看看哪些品牌将在这场变革中倒下。你觉得哪些汽车品牌会倒下?

专家发出警告:未来几年可能消失的汽车品牌-有驾

原文截图

资料来自:NAF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