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时候,是不是常常感觉像在玩 “盲盒”,完全搞不清轮胎到底在哪儿?坐在车里,和站在车外看,那视野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车内,视线范围窄得很,遇到窄路,心里就直打鼓,感觉车根本过不去,可下车一瞧,嘿,明明还有不少空间。这就是车内车外视线的巨大差别,也导致咱坐在车里根本看不到轮胎的具体行驶位置。但别担心,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天就来给大家支支招,让你也能像老司机一样,对轮胎位置了如指掌。
先来说说左侧车轮的判断方法。很多老司机有个小窍门,就是用左脚来大致确定左车轮的位置。为啥呢?因为左脚放的位置,基本就是左侧车轮的位置,再加上老司机们丰富的空间预判能力,判断起来就更轻松了。要是觉得这方法不太靠谱,咱们还可以借助方向盘。找一条有标线的道路,坐在驾驶座上,眼睛盯着方向盘最左侧的边缘,然后平视前方,让这条边缘线随着视线向前延伸,当它和道路边缘线重合的时候,垂直于方向盘边缘线的切线,就刚好从左侧轮胎上经过。这就相当于给左侧车轮找到了一个精准的 “定位器”。
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参考点也能帮到我们。比如说,当我们正常坐姿平视前方时,地面分道线与车辆左前角重合,并且延伸线与前挡风左下角距离 10cm 左右,此时车辆距左侧车道线大约 60cm 左右。再比如,观察左侧 A 柱与前方实线的距离,若在 20 厘米左右,左侧车轮正好轧线。A 柱和仪表台的夹角这个位置也有讲究,若这个夹角对准了这条线,说明车子正好在车道中间。另外,左侧雨刮器与车身结合点重合于车道左侧白线与车头机器盖的结合点时,左侧已经轧上分道线。不过得注意,不同车型的雨刮器位置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这个结合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哦。
说完左边,再讲讲右边。由于驾驶员位置靠左,所以判断右侧车轮位置确实要比左边难一些。但别着急,方法还是有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方向盘来判断,当握住方向盘的 3 点钟和 9 点钟位置时,右手的位置向右 10 厘米,大致就是右轮胎的位置。在开车时,看方向盘最右边后向右移动 10 厘米的位置,这个点的延长线就是右前轮的位置。如果不想压线,开车时可以把方向盘最右边向右 15 厘米移动,这样就比较保险了。
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借助车头的中间位置。当驾驶员的视线通过右雨刮器的节点和目标相交时,轮胎会从该目标上压过。或者当右侧车道白线与机器盖中央位置重合时,车辆就基本轧线了。有些朋友还发现,右边引擎盖上有一条缝,这条缝的位置也能大致对应右边车轮的位置。当然,每个人的身高、坐姿不同,看到的位置也会有所差异,所以这些方法都需要大家在实际驾驶中多练习、多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参照点。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狭窄道路上会车或者需要贴边停车时,准确判断轮胎位置就更加重要了。在狭窄道路上会车,首先驾驶员应当对路面宽度有一个大概的判断,并且放慢车速。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左侧,左侧距离把握相对容易,所以车辆可以适当靠左。将车辆贴近错车点时,观察两侧障碍物,把障碍物外侧边缘想象成车道线,按照前面说的方法判断左右两侧车轮是否可以在 “线” 内通过。当然,还要考虑两侧后视镜的宽度以及一些判断上的误差。如果实在没把握,等别的车辆顺利通过后再通过,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在贴边停车时,道理和前面讲的类似,只是把车道线换成了车位线或是马路边缘。在停车位允许的情况下,不用刻意太贴近马路边,以免对轮胎轮毂造成刮蹭。必要时,可以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道线,或者借助车上的探头观察,这样会更加保险。
总之,判断轮胎位置对于安全行车至关重要。虽然这些理论上的方法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但在实际驾驶中,不同车型和驾驶者对于标志物的判断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大家要通过这些方法,结合自己的驾驶习惯,多摸索、多练习,找到属于自己的 “标志点”。这样,在日常驾驶中就能更加游刃有余,轻松应对各种路况啦。
好啦,今天关于开车时如何判断轮胎位置的小技巧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哦,祝您出行平安,一路顺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