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回应开车“睡觉”:低头看手机被罚,呼吁L3自动驾驶落地
2025年7月8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享界品牌之夜”活动上首次公开回应了此前引发热议的“开车睡觉”争议。他解释称,事件发生于5月26日清晨,自己驾驶问界M8时因低头查看手机,误将路边打招呼的车主认作华为员工,遂摇下车窗回应,被误认为“睡觉”。随后,深圳公安部门介入调查,余承东主动前往公安局说明情况,最终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被罚款并扣3分。他坦言这是自己近30年驾龄中首次因交通违规受罚,也是“平生第一次进公安局自首”。
事件回顾:视频争议与多方回应
争议视频显示,余承东驾驶车辆时头部低垂近20秒,双手未握方向盘,拍摄者多次喊话“余总,睡着了?”并摁喇叭,车内人员随后微笑回应。该视频在网络传播后,引发公众对驾驶安全的质疑。深圳交警明确表示,辅助驾驶(L2级)需驾驶员全程监控,若因分神导致事故需承担责任。问界客服亦回应称,M8在行驶中需手握方向盘并目视前方,系统会对分神行为发出提醒。
余承东的辩解与诉求
余承东在回应中强调,自己“从未在驾驶中睡觉”,并解释当时误判了路况:“对方开的是新款M9,我以为是华为同事打招呼,加上车窗风声大,没听清声音。”他同时呼吁加快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称“若实现L3,驾驶员可合法休息或使用手机,车辆能自动靠边停车并提醒驾驶员”。这一表态与其此前多次提及的“L3愿景”相呼应——2024年,余承东曾表示希望华为ADS 4系统支持高速L3自动驾驶,并强调“安全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行业背景:L2与L3的边界争议
当前国内量产车普遍搭载L2级辅助驾驶,要求驾驶员手握方向盘并保持注意力。而L3级允许系统在特定条件下完全接管驾驶,但需法规明确责任划分。工信部4月召开的智能网联汽车会议明确要求车企“不得夸大宣传”,并强化系统安全验证。华为近期公布的“辅助驾驶栅格化显示专利”(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提升环境感知能力)被视为向L3迈进的技术储备。
公众反应与舆论争议
事件引发两极讨论:部分网友认为余承东作为企业高管应更谨慎,批评其“知法犯法”;亦有声音指出,当前L2级系统易导致驾驶员过度依赖,呼吁技术升级与法规松绑同步推进。法律界人士分析,若未来L3法规落地,类似行为的责任主体可能从驾驶员转移至车企系统,但现阶段余承东的行为仍属违规。
结语:技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余承东的回应既是对个人行为的澄清,亦折射出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焦虑与法规滞后性。华为通过专利布局与产品迭代加速技术落地,但公众对安全的担忧与现行法律的严格性,仍是横亘在“自动驾驶革命”前的现实挑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