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天环球首航归来!比亚迪“深圳号”载6800辆新车再赴欧洲,深汕造车5分钟“出海”
小漠港的晨雾中,16层甲板如钢铁山脉般耸立。船长林振宇轻触控制台,满载6800辆国产新能源车的“深圳号”鸣笛启程——这艘刚完成3万公里跨洋首航的巨轮,仅休整18小时便再赴欧洲,见证中国汽车出海的“深圳速度”。
🌊 海上长城:全球最大滚装船的硬核实力
9200车位移动堡垒:
巨无霸体量:219.9米船身、16层升降甲板,单次运力相当于停满20个足球场的汽车;
绿色心脏:采用LNG双燃料动力+节能防污漆,碳排放比传统船舶降低30%,树全球环保航运新标杆;
智能防护:全船搭载2000个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温湿度,保障跨洋运输零损伤。
70天3万公里首航路:
4月27日江苏启航→穿越马六甲海峡→横跨印度洋→抵达巴西伊塔雅伊港→引发巴西市民围观打卡→7月7日凯旋深圳小漠港。当巴西少年在TikTok直播卸船盛况,评论区刷屏“中国科技太酷了!”——这一刻,比亚迪车标已成比肩足球的国民符号。
⚡ 南北接力:创纪录的“出厂即出港”
深汕基地的5分钟奇迹:
此次欧洲航程的6818辆车中,1105台深汕产宋系列车型首次实现“地跑集港”:
✅ 零时差衔接:新车下线后直接驶向港口,工厂到装船仅需5分钟;
✅ 成本锐减:省去中转仓储,单台物流成本下降40%。
港口能级跃升:
小漠港创下双纪录——单船最大吨位(7万吨级)、单次最大载量(6800+台),二期工程投产后年吞吐量将达100万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汽车出口“超级枢纽”。
🚢 国车国运:比亚迪自建船队的破局棋
6船齐发年运百万辆:
供应链自主权争夺战:
过去租用外轮成本高、周期不稳,如今自有船队将欧洲航线运输周期从60天压缩至35天,单台运费降低22%。正如巴西经销商感慨:“以前等中国车像抽盲盒,现在比本地提车还快!”
🌍 出海新范式:从“卖产品”到“建生态”
巴西样本的启示:
本土化扎根:建成3座工厂+18家体验中心,计划投建南美最大电池厂;
文化破圈:汉EV成政商精英座驾,海豹DM-i登年轻人购车榜首。
欧洲战略再升级:
本次航程终点比利时泽布鲁赫港,车辆将分拨至斯洛文尼亚、意大利、西班牙,配合比亚迪欧洲本土化工厂,构建“运输+制造”双闭环。
💡 深汕雄心:世界级汽车城的临港密码
315亿打造出海桥头堡:
全产业链布局:一期零部件、二期整车(日产1300辆)、三四期电池组装;
港产城融合:高中园、化工新材料集群同步建设,破解“重产业轻生活”困局;
2025爆发前夜:随着宋Pro/Plus量产,下半年小漠港出口量或翻倍,深圳向“全球汽车海洋中心城市”迈出关键一步。
当“深圳号”劈波斩浪驶向大西洋,深汕基地的00后工程师王璐在码头拍下朝阳:“这艘船装的不仅是车,更是中国制造的航海梦。”
而在布鲁日古城,比利时车迷Thomas已预约试驾宋EV:“朋友说它像会跑的智能手机,我等不及要体验!”
从巴西雨林到欧洲古堡,中国新能源汽车正以硬核技术与极致效率征服全球。您最看好比亚迪出海战略的哪一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