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应商要“登台”?

汽车供应商要"登台"?

汽车供应商要“登台”?-有驾

过去车企大佬们开发布会,台下坐的总是媒体和经销商。今年上海车展却出现了新变化——华为、地平线这些供应商的高管,居然被请上了新车发布会的演讲台。就连观众在展馆里闲逛,都能看到宁德时代把电池包拆开展示,活像个科技博主在线拆机。

供应商敢这么高调,说到底还是手里有硬货。地平线今年甩出的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直接搞了个"全家桶"套餐,从十万级代步车到百万豪车都能找到适配方案。华为更狠,把激光雷达和智能座舱打包成"乾崑智能全家桶",连燃油车都开始装高阶智驾。这些过去藏在车标背后的技术,现在恨不得贴在前挡风玻璃上让消费者看见。

汽车供应商要“登台”?-有驾

合作模式也在变天。四维图新CEO程鹏说的"全栈可控",其实就是告诉车企别总想着吃独食。供应商集中研发搞出通用方案,摊薄每家车企的成本。深蓝汽车新车发布时,直接喊出"左手增程右手华为",把供应商技术当成卖点写在广告词里。这种深度捆绑,让供应商从幕后打工人变成了台前合伙人。

全球市场更是个新舞台。宁德时代在墨西哥建厂,华为智能驾驶方案装进了欧洲车企,连做车载芯片的爱芯元智都开始接海外订单。中国供应商现在玩的是"两条腿走路"——国内卷技术迭代,国外抢市场份额。上汽五菱把供应链都搬到了印尼,本地化生产直接省下大笔关税。

汽车供应商要“登台”?-有驾

不过热闹背后也有隐忧。有些供应商为了抢订单,把技术参数吹得天花乱坠。实际装车后才发现,某些L2+功能在雨雪天就掉链子。还有企业跟风炒作"全栈自研",结果研发投入像无底洞,量产进度一拖再拖。行业里已经开始出现"技术过剩"的苗头,消费者真的需要能在车里唱K的智能座舱吗?

这场变革或许才刚刚开始。随着智能电动车渗透率突破50%,供应商的技术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强。未来可能会看到更多"宁德时代特别版"车型,或者"华为智驾联名款"。当消费者选车时开始比较激光雷达品牌,汽车产业的游戏规则恐怕真要改写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