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

一年的过渡期之后,隐藏式门把手有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有望全面规范车门把手产品性能,提升车门把手产品安全水平。

有人总是要杠,说隐藏式门把手没有问题,好看美观,还能降低风阻,出现事故之后打不开车门,不是隐藏式门把手的问题,而是看车辆有没有配备碰撞后自动解锁装置,以及这个装置有没有失效。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看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但是事实上,这些人都是在偷换概念,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问题,和碰撞后自动解锁是两码事,简单来说,机械门把手在碰撞之后,只要自动解锁没有失效,那么在外面是可以打开车门的,而隐藏式门把手还要看负责弹出门把手的电机,有没有故障,负责供应门把手的电源有没有失效,这样说可以理解吗?因此,在实际情况之中,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之后,可以从外部开启的成功率,远低于机械式门把手。

这是有数据支持的,中保研碰撞测试显示,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后,车门弹出成功率仅为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此外,据消费者协会统计,2024年因隐藏式门把手夹伤儿童手指的投诉同比增长132%。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另外,隐藏式门把手提高了故障率,学习成本,很多人第一次压根不知道怎么打开这个门把手,特别是老人。还提高了保养和维修的成本,这些都体现在了保费之中。

隐藏式门把手的确可以降低风阻,但是只有多少呢?单个隐藏式门把手可降低约0.003Cd的风阻数值,四门车型共计降低约0.012Cd(不同车型存在细微差异)。以纯电动车为例,每降低0.001Cd风阻可提升百公里耗电量约0.6度,但实际对续航里程的影响仅约10公里(以500公里续航车型为例)。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还有人觉得,隐藏式门把手是新能源汽车的标志,是科技感的象征,但是实际是,流行的大众审美都是被教育出来的,都是机械式门把手的时候,也没人觉得不好看没有科技感,偏偏到了新能源时代,这就成了不美观了?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工信部发布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明确了“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外门把手,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翻译一下,在发生事故之后,车外必须可以通过门把手开启车门。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安全技术要求”同时明确,“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应不小于 60mm×20mm×25mm”。同时,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

翻译一下,全隐藏式门把手要被禁用了,最低得是半隐藏式门把手,而且车内必须配备应急开关。对车外门把手的操作空间作出规定,事实上就是明确禁止了‘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的设计。”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这次工信部发文,也就表示一年之后,隐藏式门把手将从新推出的汽车上消失,将有一大批车型采用半隐藏式门把手,汽车车门把手标准,不仅是技术问题、设计问题,更是安全问题。为了那点风阻和所谓的美观,降低安全性,确实是得不偿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