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凌晨的天府大道事故,让我想到一些听来的、看来的关于新能源车的困惑。
出事的新能源车,好像是小米汽车的SU7 Ultra。天府大道那段路,很多上班族都会经过,我之前开车从那儿掉过一次头,导航一直提示要注意“绿化带很宽”。但目击者拍下的现场视频里,绿化带好像再宽,也挡不住车辆撞过来后起火。看完视频,脑袋里嗡地一下就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车门没打开?这个细节听起来一点儿都不简单。
从小米官方客服那里问来的答复是:撞击信号足够大的话,会自动解锁。但问题又来了,这个“足够大”到底是多大?现场的视频里,多名路人尝试了徒手砸窗,有工具也使不上力,还跑去拿灭火器,结果还是没拽开车门。有人手都砸出血了,火势却像它自己有了下一步计划一样,迅速席卷了整个车身。
这款车的门锁系统平时是靠电子信号控制。如果断了电,电子门锁直接罢了工,至少驾驶员得先按住机械门锁才能自救。但一场事故里,有多少驾驶员能及时按住机械锁呢?撞击失去意识、大火挣扎无力,这些可能早就发生了。
还有一个让人发冷的细节,就是不少人不了解救援条件:这个车本身没有配备砸窗的安全锤。某些人也可能不会想到,新能源车的部分设计——比如门把手半隐藏式的外观,如果线路受损或车辆断电,它会变成一种“超现实的失效”。要是救援失败,外面的人能做的也只有拼命砸窗,或者拍门动嘴喊“车里的人醒醒”。
如果车门问题让人想象着无助与封闭,那么“电池起火”的焦点就显得更炙热。话说雷军之前在发布会上,不止一次提到过所谓的“电芯倒置技术”。这种设计听起来很“高端”、很“有反向安全性”,但我脑海里对这项技术的理解就等于一句简单话:“火往外喷”,或者再加点字:“火往下喷”。天府大道这场事故里,车是这样喷了火,但火自己走的方向从不是对司机客气的。
有人质疑这种电芯设计在不平整的路面很危险,底盘低的情况下更容易擦碰泄压阀。小米SU7量产的时间不算长,市面上跑的实际数据还不足够多。所以它的“安全性”疑问,可能还要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去测试。发声的人里,有的人已经不再讨论设计细节了,因为现场画面太直白了。有人说——“无论往哪个方向喷,火都会往上走。”“再多安置方向错位性也不会消解根本的危险。”
场景的碎片记忆跳着,说话的人各有心情冷暖。一次事故可能提醒了很多人:关于新能源车门锁、电池的设计,平时看起来是“科技高效”,极端场景里可能就是“隔绝焦虑”。但那些路人的救援动作,旁边消防的电锯破门,总让人感觉时间也要呼吸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