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电车淘汰更严峻的是:大量燃油车,或将无法跨越“国七”门槛!

比电车淘汰更严峻的是:大量燃油车,或将无法跨越“国七”门槛!

比被电车淘汰更可怕的是:很多油车,也许会先倒在“国七”面前!

比电车淘汰更严峻的是:大量燃油车,或将无法跨越“国七”门槛!-有驾

很多人以为未来的车市大战是电车对油车的全面替代。
但其实更紧迫的威胁已经来了。
——“国七”排放标准。
生态环境部不久前明确表态:国六之后,将全面对标全球最严法规,制定中国的“国七”。
简单来说。
就是要让每一辆燃油车。
排放更少、约束更严、检验更难。

按照历史节奏,“国七”很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落地。
到时候,很多燃油车可能根本等不到被电车颠覆。
就会先倒在排放标准的门槛前。
为什么?
今天我们就深入聊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国七”?
它不只是国六的升级。
而是彻底向欧美最严标准看齐,甚至更狠。
欧盟“欧七”已在2024年生效——不光控制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连轮胎摩擦产生的颗粒物也要纳入监管。
是的。
轮胎磨损都不放过。

比电车淘汰更严峻的是:大量燃油车,或将无法跨越“国七”门槛!-有驾

而我们还要加上一个新维度:
“减污降碳协同管控”。
意思不单是单车排放要低,整个车企的碳排放总量也要被严格限制。
如果一个品牌燃油车排放超标,就必须用更多新能源车去平衡。
否则?
巨额罚款。甚至禁止销售。

这还不止。
“国七”可能监管到过去根本不在意的地方:
比如氧化亚氮。
比如车用空调制冷剂的逸散……
哪怕你只是空调漏冷了,年检都可能过不了。
极端吗?
但这已经是国际趋势。

排放标准为什么不断升级?
答案很直接:
空气已经等不起了。
根据官方数据,移动污染源占全国氮氧化物总排放的约60%,挥发性有机物占比24%。
堵车时你闻到的尾气味、看到的灰蒙蒙的天——车,就是主要贡献者。

比电车淘汰更严峻的是:大量燃油车,或将无法跨越“国七”门槛!-有驾

但每一次标准升级,都意味着技术的极致压榨和成本的急剧上升。
举个例子:
某品牌国六天然气重卡,整车价格40多万,仅尾气处理装置原厂报价就高达7万。
占整车1/6以上。
而“国七”的要求更苛刻。
研发投入更大,成本只会更高。

到时候,车企会不会直接放弃燃油车?
极有可能。
既然油车越来越难赚钱,还要背负巨大的合规压力。
为什么不直接把资源投向新能源?
这不是选择。
这已是生存的必然。

比电车淘汰更严峻的是:大量燃油车,或将无法跨越“国七”门槛!-有驾

而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消费者。
尤其是还在开国五、国四甚至国三车的用户。
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超3.4亿辆,其中国五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约有2.2亿辆。
这些车不是不能开。
但却可能过不了检、进不了城、转不了手。

就连国六车主也未必轻松。
回想国六实施初期,颗粒捕捉器堵塞、油耗飙升、动力下降……问题频出。
如果“国七”要求再加装更复杂的处理装置,故障率只会增、不会减。
维修贵、油耗高、年检难——
一辆车的使用成本,可能会悄悄翻倍。

比电车淘汰更严峻的是:大量燃油车,或将无法跨越“国七”门槛!-有驾

这早已不是“该不该换电车”的问题。
而是政策、市场、技术三重夹击下,燃油车正在快速失去生存空间。
你或许觉得它依然可靠、仍有情怀。
但现实是: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未来已来。
只是还未全面铺开。
与其等到被政策逼到墙角,不如早一点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
新能源车是否已可纳入考量?
用车习惯要不要调整?
手里的燃油车还剩多少黄金使用期?

比电车淘汰更严峻的是:大量燃油车,或将无法跨越“国七”门槛!-有驾

这不是制造焦虑。
这是一场正在发生的交通能源革命。
而我们,都在其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