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鸿蒙智行新车扎堆上市,智界R7、S7改款细节曝光
今年9月,鸿蒙智行要搞大动作。前几天和小区里老张闲聊,他突然问我:“你听说没,下个月好几款新车一块上?”我一愣,还真是——全新问界M7、享界S9T、尚界H5,还有智界R7和S7的改款,全都挤在一个月里头。
其实最早听风声,是在维修店等保养的时候。技师小吴刷着手机说:“你们自媒体不是消息灵通嘛,这回R7和S7都要换标了,新logo直接怼上去。”后来翻工信部申报表,也确实看见两台车的新标志,后视镜下边还多了个麦克风,说是能优化语音识别。我对灯光装饰不太敏感,但据说这次只有R7前脸有点变化,S7那边就没怎么动。
群友孙少军最近总发长文,说什么“这波改款,R7智能驾驶硬件跟问界M8看齐”。还有人爆料首批搭载华为ADS 4系统,两侧座椅也用上零重力模式。我倒觉得吧,这玩意儿实际体验还得自己坐进去才知道,有些配置纸面挺唬人,用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儿。去年底刚上市那会儿,我有朋友抢了台中大型SUV R7,就图它外观年轻点,可惜交付折腾半天,人家最后还是心灰意冷卖掉换别的去了。
其实提到销量浮沉,不得不扯一句历史梗:当年第一批智界S7上市时,本来网上热度挺高,可交付拖延直接把爆发期错过了。再后来视频号直播奇瑞新车发布会时居然用的是“智界”账号,一时间微信群全炸锅,“这是给自己打广告还是拉仇恨?”连隔壁开二手店的小范都忍不住吐槽:“这种骚操作,以后谁敢放心买?”
话又说回来,上回碰到门店销售顺嘴一提,现在优惠力度可比以前大,小米YU系列刚出来那天,R7直接官降2万块,不过官方很快撤海报,但实际上进门还能谈价。这种猫腻事不少见,有时候厂家口径和终端执行根本两码事。我亲戚6月份去试驾,还被告知可以额外送充电桩,就是手续慢点罢了。
整个6月份鸿蒙系交付量冲到5.27万辆,其中八成都是问界撑起来的(差不多4.6万),剩下享界加智界凑不到5000辆。有意思的是尊贵定位的尊系列,每次有人讨论,都像讲段子一样,“价格摆在那里,你以为真有人买吗?”,不过身边真有土豪邻居定了一台,据他说主要图个牌面,大部分功能一年下来压根用不上。
今年年初的时候,其实问界销量还掉过队,那阵子大家都盯着车型更新,看市场反应如何。三月份M9、新版M5一起推出来后才缓过劲,到四月中旬又赶上一波新品发布,到六月终于迎来顶峰。这种周期性涨跌,在我们这些常混论坛的人看来已经习惯——每逢重大升级或纯电版本亮相,总能带动短暂热潮。不过现在主力基本锁定在M8、M9两兄弟,今年下半年最受期待的大概就是纯电版M8跟大幅升级后的新M7。据群里自测数据,新版纯电尺寸跟增程差不了多少,就是格栅造型变锐利些,多出个后驱版本而已。
至于即将登场的新问界 M7,这次底盘平台全面切换,用赛力斯魔方架构打造,看图片感觉更贴近家族化设计路线。有师傅调侃,“前脸封闭式就是省心,以后石子飞溅刮花概率低。”镀铬条配合灯组,比起现款气场强不少。据传动力依旧分纯电与增程俩路数,而且轴距拉长了一截,还能选五座或六座布局,对家庭用户算友好。不过实际空间表现到底咋样,只能等实物进展厅摸摸再说——毕竟宣传归宣传,用起来才晓得是不是噱头货色。
顺便插句题外话,上个月享 界 S9 增程板出来以后销量蹭蹭往上涨,据某地经销商透露,他们六月卖出去4154辆,比五月翻倍。在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圈里头算佼佼者。这回即将上的 S9T 是旅行版,也是鸿蒙阵营第一辆旅行车型,不像之前先推纯电再补增程,而是同步双动力线走起。“仙踪绿”配色据销售讲现场特别抢眼,还有星云尾灯首次露面。如果按官方描述来看,因为旅行属性,所以宽高都有所增加,不过马达参数啥的一样没变。作为旗舰级别,它首批会上192线激光雷达+固态雷达+毫米波组合包,还有最新ADS 4辅助驾驶系统。一哥彭磊跳槽过去掌舵,他朋友圈晒续航成绩单:800公里长续航(指的是CLTC标准)、增程模式350公里以上。他还强调用了同款自动门,就像隔壁豪华MPV似的。但现实体验呢?群友老李曾抱怨夏天空调满负荷跑高速掉续航厉害,一箱油/满格电只能跑七成左右。所以这些参数看看就行,当故事听乐呵乐呵吧!
北汽方面最近也拼命砸资源做享 界业务,说什么专设事业部,从营销中心到工厂全员参与。今年六月底副总经理马磊被任命管项目,又找来孙贵洋当副手兼营销主任。“All in”的口号喊得响,其实下面基层员工吐槽最多,“天天加班写PPT,不如让我们多招几个修理工。”
而到了九月呼声最高的车型之一,其实轮到了尚 界 H5,这是与上汽合作推出的新成员,被称作史上售价最低的一台鸿蒙系产品。据街坊传言预估价十五万起步,高配二十五上下。目前市面指导价最低其实还是原来的 M5 增程 Ultra 后驱或者 S705km Pro,都22.98万挂着牌。但H5体型略微比 M5缩一点,是正宗中型SUV,并且机械门把手这个梗,让一些老司机直呼怀念老派质感。不少技术控关注它高低配之间最大区别:入门没有激光雷达,高配则搬来了尊贵系列同规格192线束装备。而辅助驾驶系统,无论哪档位都会给足华为最新ADS 4方案。不过维修圈流传一句话:“配置堆叠归堆叠,小毛病修起来麻烦。”尤其是激光雷达故障率,如果遇水雾天气容易报警误判,好多人吃过亏只能断开重启解决问题,很考验售后水平咧!
值得一提,上汽去年全年业绩压力山大,同比滑坡20%,18年销冠位置丢失净利润只剩16亿出头,所以这回押宝尚 界也是无奈之举。在大众级20万元区间厮杀向来惨烈,从途观、本田CRV一路卷下来,如今自主品牌纷纷扎堆,要想突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有熟悉行业内幕的人私聊透露,这轮合作背后的谈判博弈远比表面复杂,只不过普通消费者关心更多还是“性价比”和日常养护成本罢咧!
写完这些碎碎念,再想到昨晚邻居王姐刚买的新车钥匙落屋里,被困停车场半小时,她抱怨智能钥匙偶尔死机、不认主人的糟心事,也许科技越先进生活琐碎越多吧……反正该保养照旧,该洗车洗,该熬夜熬夜,新品扎堆上市终究只是生活里的一个片段罢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