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有高薪,但是什么专业可以拿到高薪中的高薪?
很多家长都清楚,新能源汽车是当前热门的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似乎只要专业沾点边,就能顺利入行。
张雪峰老师也说过,无论是机械、自动化,还是电子信息、车辆工程,甚至化学和材料,都与这个行业相关,都有入行的机会。
但问题在于,顺利入行和拿到高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今的新能源车企,特别是那些由科技公司跨界进入的品牌,其薪酬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弄清楚哪个专业方向能在职业初期就获得高薪,关键在于看清企业最需要、薪酬也给得最高的是哪几类人才。
智能与电动化相关的核心技术
根据目前行业内部的信息,薪酬最高的岗位无一例外都指向了智能与电动化相关的核心技术领域。
这个领域首先是自动驾驶与芯片研发,这是决定车辆智能化水平最关键的部分。
相关专业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微电子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对应的岗位主要是感知算法工程师、规划决策算法工程师以及芯片架构师。
行业内,除了各家新势力车企,华为、百度Apollo、Momenta、地平线等科技公司也在大量招聘此类人才。
一个硬件方向的硕士应届生,在华为的起薪可以达到40万至70万,而资深的行业专家,年薪超过100万也很常见。
其次是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池、电驱和电控,这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
对口的专业主要是电气工程、化学,尤其是电化学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具体的岗位有BMS电池管理系统开发工程师、电池材料研究员和电驱系统工程师。
这个领域的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弗迪电池、中创新航,给硕士毕业生的起薪普遍在25万至40万之间,博士毕业生则会更高。有三年电驱系统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年薪通常能超过50万。
除此之外,软件在汽车功能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越来越强。这个趋势被称为软件定义汽车,意味着车辆的很多功能和体验是通过软件更新来实现的,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OTA。
这就需要大量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网络工程背景的人才,从事整车电子电器架构设计、智能网联开发、车联网安全等工作。
在小鹏、理想等公司,软件相关岗位的薪酬普遍比传统机械岗位高出30%以上。特别是车联网安全方向,一个资深专家的年薪可以达到60万。
当然,这些专业方向都是顶级名校的高分专业,有没有普通一点的专业呢?后面介绍一些普通专业的复合打法。
车辆工程+人工智能
对于机械、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有一条明确的优质职业升级路径,关键在于如何将传统知识与新技术结合。
造车新势力非常需要既了解汽车底盘、车身结构,又掌握软件编程和AI算法的复合型人才。
根本原因就是传统车企的人才和互联网造车企业的人才之间,需要有这种出身于车辆工程,但是又对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软件算法非常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来给双方搭上沟通的桥梁。
要实现这一点,学生在校期间就必须在学好机械或者车辆专业的基础上,主动辅修或自学C++/Python编程、机器人操作系统和自动控制原理,了解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知道自动驾驶的不同专业方向,向智能驾驶系统集成工程师、底盘电子工程师等岗位发展。这种复合背景的人才,薪酬会比单一的机械工程师高很多。
文科生也有机会
理工科之外,文科背景的学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样有特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注重用户体验和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当下。
一方面,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车内体验变得至关重要。以前的汽车搞个舒服的座椅、几块大屏幕就完事了。
现在汽车内部号称是移动的家,不仅汽车行进中要交互,甚至还要专门设计停车时按摩、观影、育儿、饮食、办公多个场景的舒适体验,这就为工业设计、心理学、交互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创造了机会,可以从事智能座舱产品经理、人机交互设计师等工作。
理想、蔚来等品牌非常重视这方面的人才,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年薪可以达到30万至45万。
另一方面,国产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因此,既懂外语,尤其是西班牙语、俄语等小语种,又懂市场营销,还能理解汽车基本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受欢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由于西方对俄罗斯的封禁,中国的理想汽车在俄罗斯卖得非常好,中东和中亚也已经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市场。
像奇瑞、长城、比亚迪等在海外市场表现优异的企业,尤其需要这类人才来负责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
总而言之,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获得高薪,目前有两条清晰的路径。
第一条是技术专精,深入到算法、芯片、核心软件架构等领域,凭借顶尖的技术能力获得高回报。
第二条是走复合型路线,将传统工程知识与软件能力结合,或者将文科专业背景与对行业的理解、对市场的洞察力结合。
因此,在选择专业和规划职业时,不应只看专业名称能否进入汽车行业,更要看清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进入汽车行业不是最终目标,要拿到这个产业的最核心岗位,才能走得更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