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动力上市,电驱技术升级,拓展海外市场

“联合动力上市,真成全球电驱前三种子选手了?”

如果说2025年9月底的股市有什么亮点,那联合动力的“敲钟”绝对算得上新能源汽车圈最热的瓜之一。

不少旁观者还在自问:“搞汽车零部件的公司上市,有啥看头?”

联合动力上市,电驱技术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有驾

别急,咱今天就不走寻常路,拆开这公司的底牌,看看里头到底装了啥新鲜货。

你敢说电驱系统不是新能源车的“灵魂发动机”么?

说到底,联合动力这家苏州企业,不是在做普通的车外壳、轮胎、甚至方向盘,他们跑的是动力系统这条赛道。

电控、电机、充电机,统统都是新能源车绕不开的硬核装备。

也有人疑惑,吹得这么响,说要全球领先,真能打吗?

光靠喊口号谁都行,关键还得拼技术。

这会儿市场已是8200亿元的体量,能在浪头上冲创业板,不会是泛泛之辈吧?

讲真,在电驱领域混,谁都能说自己技术好,但谁真敢首创、敢带队,才是硬道理。

联合动力上市,电驱技术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有驾

老牌企业固然有基础,要想翻新出点花样,得有点前瞻眼光。

联合动力上市,电驱技术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有驾

当大家还在研究混动怎么个玩法,联合动力2018年就开始布阵双电控,2019年直接成了头部车企的混动首选配套商,量产的速度堪比吃鸡下饭。

那阵行业还在为油电混迷迷糊糊打算盘,联合动力却提前上船,这手“抢滩登陆”,有点狠。

到了2024年,他们已经站稳了国内混动双电控第三方供应商的头把交椅。

产品主打的就是低油耗、长续航,说白了就是让用户能多跑几公里,少烧几块钱。

“布局踩点”这个词,我觉得在他们身上就挺合适,谁让他们就是比别人多长一只“前瞻眼”。

但技术绝不是光有预见就够,还得自己动手造零件。

行业老毛病是什么?进口依赖,卡脖子。

IGBT功率模组、定子转子,在过去几年属于“老外说了算”。

现在联合动力搞自研,国产芯片用得飞起,应用率说啥超90%。

一句话,电驱系统里,从核心到细节,他们都在自己攒家底。

据业内消息,2020年国内IGBT自给率只有三成,2024年涨到55%,谁贡献的力量大,一看企业名单就知道了。

另一拨亮眼数据——近500项专利,几十条国家标准人家参与编写,连《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效率测试方法》这样行业砥柱都掺和进去。

你可别觉得写标准是走过场,这事真能筛出行业头部玩家。

同时,他们还不是单打独斗,拉着上下游“组团搞科研”。

联合动力上市,电驱技术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有驾

你见过多少供应商带着芯片厂、整车厂一起上国家项目?

“十四五”重点专项、工信部新材料项目,联合动力都关键参与,每一个方向都卡在“提升效率”、“打破壁垒”上。

甚至因为他们的需求,很多上游企业研发路线直接被带偏,整车厂的车型研发周期也跟着缩短,快得能让竞争对手精神内耗。

就这样“上下游一把手”,联合动力不只是给车企供货,更多是一个粘合剂,把一条产业链串得秩序井然。

市场嘛,技术站住了脚,产品才卖得出。

联合动力的东西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物流车,一路走来,不止跟国内主流品牌搭上线,海外市场也埋了伏线。

欧洲、东南亚车企都在用他们的电驱产品,2024年海外营收能占总盘子的18%。

有些人会问,这是不是就代表“走出去”已经算一板一眼了?

联合动力上市,电驱技术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有驾

实际上,这种成绩并不是出来溜达两圈就实现的。

国内前十新能源车企,有八家跟他们玩深度绑定,三年时间内,他们为40多客户的170多车型做电驱配套,累计卖出去770多万台产品。

这种市场份额和客户质量,跟社区团购那种一天一个新“公司死掉”比起来,属实是“硬核生存选手”。

流量有了,钱也到手唤醒了更大的野心。

这次IPO募集的筹码,联合动力有三板斧——扩大核心零部件产能,建新研发中心,完善数字化系统。

新增产线能一年多造150万台电驱系统,研发方向瞄准SiC“黑科技”,数字化系统直接参考宁德时代的效率秘籍,预计整体效率能提高25%。

这些钱,表面看是企业升维,实际则是对全行业做风险兜底。

他们如果真能把这些计划踩准节奏,指不定下一个行业爆点就是被他们点燃的。

上市带来的不仅是融资渠道,也算给国产新能源零部件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联合动力上市,电驱技术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有驾

全球新能源“赛道饥饿症”未散,中国企业若还蹲在原地,翻盘机会不多。

联合动力的上市与扩产,其实就是在给大家展示,我们不仅能规模化产能,还敢技术强输出。

联合动力上市,电驱技术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有驾

看他们这么布局,你很难不心动猜测一把:“全球电驱市场前三,有那么点可能!”

只是目标归目标,路还是得一步步走。

2030年全球前三,这事听起来有点冒险,但如果人家能把市场、技术、合作都玩到极致,这块肥肉也许真能吃到嘴里。

联合动力上市,电驱技术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有驾

归根到底,咱们新能源这行,想出圈必须有自家“看家本领”,而核心零部件企业正是最不可替代的。

只要联合动力能稳准狠投下资金,研发持续突进,不吹有望在未来拿到更大盘子。

谁说国产零件只能做“低价货”?弯道超车的故事,就是靠这样的企业一点一点刻出来。

产业升级指望什么?

还是那些不怕被卡脖子的“硬核玩家”,联合动力就是这样当仁不让撑起国产新能源零部件新希望。

等到全球市场对国产电驱系统刮目相看的那一天,说不定咱能喊一句:“终于轮到我们当行业‘底牌’了!”

现实归现实,品牌做大要靠真本事,产能扩容得有韧劲,技术创新还需点精神。

联合动力这步棋,既是对自己有信心,也是对整个产业有野心。

未来几年,募资能否落地,技术能否进阶,咱还得两眼放光继续看下去。

毕竟,新能车行业的故事才刚开场,“弯道超车”只是起点。

所以你怎么看联合动力上市这事?

国产核心零部件真有机会在全球市场拔头筹,还是只是看上去很美?

评论区放开聊,谁的观点扎实、故事带劲,咱就为TA打call。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