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充电桩值不值?新能源车主亲测,3大真相曝光

近些年来,马路上挂着绿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车是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

油价每次调整都牵动着无数燃油车主的心,而旁边新能源车广告里宣传的“一公里几分钱”又显得格外诱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都动了换电车的心思。

然而,当热情真正要落地变成实际行动时,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所有准车主面前:那个安装在自家车位的家用充电桩,到底值不值得花钱、花精力去装?

家用充电桩值不值?新能源车主亲测,3大真相曝光-有驾

这个问题,已经不单单是个人的小纠结,它几乎成了衡量一辆新能源汽车使用体验好坏的分水岭。

它究竟是能让用车成本大幅降低的省钱法宝,还是一个装了之后才发现麻烦不断的“形象工程”?

我们首先得把最实在的经济账算清楚。

毕竟,绝大多数人选择新能源车,最直接的动机就是为了摆脱对高油价的依赖,给家庭开支减负。

可如果不装家用充电桩,这个“省钱”的目标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现在市面上一辆主流的纯电动汽车,电池容量普遍在七八十度电上下。

假如你完全依赖外面的公共充电桩,情况会是怎样呢?

目前,商业运营的公共充电桩,算上服务费,每度电的价格通常在1块5到1块8毛钱,在一些高峰时段或者热门地段,突破2块钱也并不少见。

家用充电桩值不值?新能源车主亲测,3大真相曝光-有驾

我们就取一个中间值,按每度电1块6毛钱来算,给一辆80度电的车充满一次,就需要花费128元。

如果用车频率高,每周都需要充一次电,那么一年52周下来,光是充电的费用就高达6656元。

这个数字和一辆比较省油的燃油车一年的油费相比,差距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省钱的效果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现在,我们再切换到拥有家用充电桩的场景。

家庭用电走的是居民电价,这本身就比商业用电便宜得多,大部分地区的基础电价也就是每度电五六毛钱。

更关键的是,现在各地都在大力推广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这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音。

在深夜用电低谷时段,比如晚上十点以后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电价会大幅下调,很多地方可以低到每度电3毛多钱。

我们就算平均下来每度电4毛钱,同样是充满那辆80度电的车,成本一下子就降到了32元。

同样是一周一充,一年的总花费大约是1664元。

家用充电桩值不值?新能源车主亲测,3大真相曝光-有驾

一边是六千六百多,一边是一千六百多,这中间每年就能省下将近五千块钱。

而目前安装一个家用充电桩,包括桩体本身和施工安装的费用,市场行情普遍在三千到七千元不等。

这意味着,快的话不到一年,慢的话也就一年半左右,你省下来的电费就已经完全覆盖了安装充电桩的成本。

从那以后,每一次充电省下的钱,都是实实在在的净收益。

从这个角度看,说家用充电桩是“省钱利器”,一点也不为过。

算完了钱,我们再来聊聊比钱更影响日常心情的东西,那就是使用的便利性。

没有家用充电桩的用车体验,有时候真的可以用“人在囧途”来形容。

尤其是在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站,那排队的壮观景象常常让人误以为是春运期间的火车站。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排队两小时,充电半小时”的段子,其实就是无数车主亲身经历的写照,车里的孩子闹,车外的大人急,那种滋味很不好受。

家用充电桩值不值?新能源车主亲测,3大真相曝光-有驾

即便是在平常的城市里,充电也不是一件省心事。

手机地图上明明显示着有空闲的充电桩,可等你开到现场,要么发现桩是坏的,根本无法使用;要么就是好好的充电车位被一些燃油车给占了,让你气得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这种不确定性,是导致很多新能源车主产生“续航焦虑”的根本原因,他们焦虑的不是车子本身能跑多远,而是不知道下一次顺利充电会在哪里。

而家用充电桩,恰恰是根治这种“充电焦虑”的特效药。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生活:每天下班回到家,把车停进自己的车位,像给手机充电一样,随手拿起充电枪插到车上,然后就可以安心上楼休息了。

不用再惦记着电量,不用再规划去哪充电,更不用在深夜里为了抢一个公共充电桩而和别人比拼手速。

第二天一早,当你准备出门时,车子已经是百分之百的满电状态,随时可以精神饱满地陪你奔赴任何地方。

这种把充电行为无缝融入日常生活,变成一种无感化操作的体验,是任何公共充电设施都无法替代的。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踏实和自由,让新能源汽车真正回归了作为交通工具的便捷属性。

家用充电桩值不值?新能源车主亲测,3大真相曝光-有驾

很多已经安装了家充的车主都表示,自从有了自己的桩,用车幸福感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

话说到这里,问题也就来了。

既然家用充电桩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安装呢?

这就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隔着几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最主要的一个障碍,就是“固定车位”。

在我国,尤其是在许多城市的老旧小区,由于历史规划原因,很多居民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产权车位,停车都是“先到先得”。

没有一个固定的“家”,充电桩自然也就无处安放。

这是最根本的物理限制,让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断了念想。

其次,就算你幸运地拥有一个固定车位,物业公司的态度也往往成为另一座大山。

家用充电桩值不值?新能源车主亲测,3大真相曝光-有驾

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明确要求物业要支持和配合业主安装充电桩,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物业方往往顾虑重重。

他们会担心安全隐患,担心电网负荷,担心后续管理麻烦。

于是,各种各样的理由就出现了,比如“需要全体业主同意”、“消防通道有规定”、“需要等公司研究”,一来二去,整个申请流程变得异常繁琐和漫长。

光是为了跑通物业、供电局备案、申请电表、现场勘查、拉线施工这一整套流程,就足以让不少人身心俱疲,甚至萌生放弃的念头。

此外,小区的电力容量也是一个硬性门槛。

很多老旧小区的电网在建设之初,并没有预留出如此大的电力冗余。

一个家用充电桩的功率通常是7千瓦,相当于三四台空调同时工作。

如果小区里申请安装充电桩的家庭一多,区域的变压器就可能“吃不消”。

这时候,就需要对整个小区的电网进行增容改造,这笔不菲的费用由谁来承担,又成了一个新的难题。

家用充电桩值不值?新能源车主亲测,3大真相曝光-有驾

对于那些租房住的人来说,问题就更简单了,车位都不是自己的,更不可能去投资安装一个固定设备。

正是这些现实存在的困难,导致了家用充电桩虽然好,却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局面。

最后,关于大家关心的安全和电池寿命问题,其实也不必过度担忧。

只要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桩,并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其安全性是很有保障的。

这些设备都自带过压、过流、漏电等多种保护功能,一旦有异常会自动切断电源。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种私自从家里窗户拉一根插线板出来的“飞线充电”,那才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而在电池寿命方面,家用充电桩使用的交流慢充,电流平稳,充电过程温和,反而对电池是一种保护。

相比之下,公共充电站的直流快充,虽然速度快,但长期高频率使用,其大电流对电池的健康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

所以,从爱护电池的角度出发,能用家充还是尽量用家充。

总而言之,家用充电桩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它不仅能大幅降低用车成本,更能从根本上提升用车体验,消除充电焦虑。

可以说,能不能安装家用充电桩,已经成为决定购买新能源汽车后生活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