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奇瑞这次搞出个大家伙,定价居然卡在19万以下,置换还能更低,17.99万起。
我跟你说,我干这行十年了,这招儿真是够狠的。
我记得有一次,做比亚迪汉的新闻,那会儿大家都在吹豪华,结果一看价格,好家伙,差点没把我手里的咖啡泼出来。
这次风云T11,这尺寸,5米2长,轴距3米1,比很多老牌豪华SUV都大一圈儿。
你说这算不算“降维打击”?
我跟你说,这事儿得倒着捋。
前两天我不是去试驾那个什么“伯牙巨幕”版吗?
一进车门,那30寸的大屏杵在那儿,比我家的电视都大。
我当时心想,奇瑞这是要干嘛?
搞得跟个移动电影院似的。
我跟那销售聊,那小伙子跟我说,别光看屏大,这车用料多扎实。
扎实到什么程度?
我瞅了瞅底盘,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挂。
我跟我一哥们儿说这事儿,他立马就懂了,说这结构,比我那老捷达强上八百倍。
我那老捷达,跑快了跟开船似的。
风云T11这底子,绝对硬气。
对了,我之前做过一期关于车企安全配置的报道,那会儿分析了好多车,好多厂商在气囊数上抠门。
结果风云T11,全系标配11个气囊。
这下好了,想不安全都难。
它那个车身结构,五纵十横,听着就结实。
这感觉,就像咱们北京人说的,找个靠谱的“老炮儿”,踏实。
说回内饰,那中控屏流畅度不错,8255芯片嘛,跑起来不卡。
但是!
你猜怎么着?
我发现了个特有意思的细节,那个冰箱。
零下18度到零上50度,这跨度,绝了。
我之前报道过一个豪华SUV,冰箱只能制冷,夏天冰镇饮料都费劲。
奇瑞这回,真是把“生活家”的细节搬进来了。
动力方面,增程系统,油耗最低6.1L,续航1400km。
这对于咱们这种爱跑长途的,简直是福音。
我前两年跑内蒙,油价贵得吓人,要是当时有这车,我能省下一笔呢。
现在咱们得聊聊买哪个型号。
四款配置,每隔两万块。
我跟你说,我一开始觉得入门版就够了,18.99万,该有的都有了。
但是,你多花两万块,上到那个“双IMAX影院版”,体验立马不一样了。
多出来的配置,像是二排零重力座椅,还有三排座椅加热和电动调节。
这才是对得起这“大家伙”的身份啊,对吧?
我之前有个同事,买车就图个便宜,结果过年拉全家老小回老家,后头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一路怨声载道。
我当时就想,这钱花哪儿,真得琢磨琢磨。
那20.99万的版本,少了冰箱,得选装。
但它把座椅的舒适性、后排的娱乐性都拉满了。
如果预算实在有限,入门版也行,但你要是想开着舒服点,多上一步,绝对值。
至于顶配,那个猎鹰700激光雷达,支持城市NOA,这玩的是技术前沿。
说实话,我个人是有点好奇的,这玩意儿真能应付咱们这复杂的路况?
我记得有一次我测试某个高阶辅助驾驶,在三环路口,它对着一个横穿马路的行人愣是没反应,我赶紧接管了。
所以,技术这东西,看看就好,真信了,容易出事儿。
这风云T11,说白了,就是奇瑞这次把“面子”和“里子”都给做足了。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以前的“大车”,都是花里胡哨的架子,里面空空荡荡。
现在这车,架子大,内涵也足。
我跟你说实话,我去试驾的时候,那销售跟我吹了半天那17.3英寸的后屏。
我瞅着那屏幕,心想,这玩意儿,孩子看动画片是真不错。
我那会儿做新闻,为了搞个独家,连轴转了三天三夜,要是当时有个这玩意儿放着舒缓一下,估计我也不至于趴桌子上睡着了。
总之,这车,它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觉得“哇,好牛”的类型,它更像是个踏踏实实的“老实人”,用料扎实,啥都给你配齐了,价格还实惠。
你得去店里亲自坐坐,摸摸那皮子,感受下那空间,才能明白奇瑞这次是下了多大力气。
别光看参数,车这东西,合不合眼缘,手感对不对,才是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