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换打法了:从价格战转向泊车兜底与手车互联

【导语:2025年的汽车市场节奏,每月一个样,月月不重样。3月智驾平权,4月最严标准,5月价格内卷,6月反卷风暴,7月市场重构。在价格战叫停之后,比亚迪市场出牌风格发生巨变,尤其是打出“泊车兜底”以及“手车互联”这两张服务牌。比亚迪感觉像是换了个人,开始有套路地进行营销。汽车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风向,说到底是进入智能化汽车下半场,已经从单纯配置、价格、产品的量变转向安全、服务以及标准的质变。】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昨天你笑我智驾差、没生态,今天我全都要”,比亚迪在经营策略上突然转变,或许是不甘当价格屠夫,而希望快速补齐用户体验短板,将品牌定位做宽做高。究其原因,比亚迪大概率已经意识到,在新能源汽车进行到下半场,光靠技术和价格逐渐难以进一步撑起更多销量了,亟需在服务上加把劲。

技术牌不够用

此前,比亚迪无论是电动化战略还是高端化战略,技术开发的优先级显然远远超过了用户需求的调研。

比如DM系统的诞生,就是先有技术,再找场景,然后再铺产品,这点放在高端化的仰望上同样如此。不同的是DM系统、刀片电池恰好踏中了时代方向以及市场需求,而仰望并没有。

值得一提,以技术为先的市场战略,确实能够在市场蓝海期为品牌带来足够丰厚的技术红利,但是随着市场技术的逐渐走向成熟化、个性化,以技术为先的市场战略就会进入明显的“需求瓶颈”和“认知瓶颈”。

比亚迪换打法了:从价格战转向泊车兜底与手车互联-有驾

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什么2025年之前,比亚迪但凡推出一个技术,下放一个技术,都能在市场上获得销量的丰收,而2025年之后,即便比亚迪不断地下放技术,不断地将高端技术“平权化”,却没有引起太大的市场反馈。

显然,当电动化/电子化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后,比亚迪的技术普惠牌,反而会被同化成竞品的技术宣传牌。最典型的例子,比亚迪全系搭载DM5.0超级混动,竞争对手也能全系搭载EM电混/C-DM电混,并且在最关键的综合续航里程和发动机热效率相差无几;比亚迪智驾平权搭载天神之眼,竞争对手也能全系搭载浩瀚智驾/猎鹰智驾;比亚迪推出油电同价,市场一口价,竞争对手也能跟牌,比比谁的供应链强。

比亚迪换打法了:从价格战转向泊车兜底与手车互联-有驾

最重要的是,比亚迪在2025上半年推出“技术平权,智驾平权,限时一口价”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换来高增长,甚至还遭到了反价格战的声讨,而20万元级以上的产品也冲高乏力。

因此,进入7月份的比亚迪终于悟了,既然在技术领域,竞争对手都能跟牌,那就站在更高维度的体系层面出牌,让对手无牌可跟。

打出两张“新牌”

“泊车兜底”和“手车互联”,就是现阶段竞争对手们在短时间内无法跟进并且能够有效促进销售的两张体系牌。

首先是智能泊车兜底。7月初比亚迪高调宣布,比亚迪在智能泊车场景取得关键突破,在全球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且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以及损失全面兜底。

比亚迪换打法了:从价格战转向泊车兜底与手车互联-有驾

比亚迪推出泊车兜底之后,许多人以为立刻会有一大批车企跟进时,但市场竞争对手并没有太多动作。互联网关于比亚迪泊车兜底的讨论,也主要集中在“是否真实达到L4级别以及兜底限制”方面。今天暂且不论比亚迪“智能泊车”到底媲美L几级,单就比亚迪兜底牌行为,对用户心智的影响必然是很大的。

销售在卖车时只要强调,“比亚迪的车,车主放心使用自动倒车,如果发生了碰撞,厂商全额赔偿,不用走保险,下年保费也不会涨价”,这句话的杀伤力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简直就是王炸。

这就是比亚迪开悟后的结果,一方面防止竞品跟牌,另一方面还打响了智驾名头,更重要是兼顾了销量。这种一石三鸟的营销手段,并非单独一个技术能实现的。

如果说智能泊车兜底,主要面向的是“油车转购电车用户,首购用户”,那么手车互联面向的就是“复购以及有明确配置需求的用户”。

比亚迪换打法了:从价格战转向泊车兜底与手车互联-有驾

通过整合目前中国市场主流三大车机互联协议标准,华为HiCar、百度Carlink以及荣耀智慧出行,几乎覆盖了除苹果之外所有国内主流智能手机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手车互联并非单纯的协议叠加,而是完善了隐私模式、导航流转、音乐接续、融合桌面等功能,直接打通了各自生态之间的“数字孤岛”。

当然,这里并非直接否定诸如华为鸿蒙座舱、小鹏Xmart OS、特斯拉Linux以及吉利flyme auto等车机生态的存在。品牌独立的车机生态,对于用户粘性有天然的优势,这就好比安卓和苹果,各自均有优劣之分。

比亚迪换打法了:从价格战转向泊车兜底与手车互联-有驾

包括比亚迪这次的手车互联,看上去是全系列车型都能享受,但在新旧款车型之间普惠、不同协议之间深度开放,都是未来比亚迪需要兼容优化的问题。

因此,比亚迪这种拆掉手机品牌围墙,不站队全兼容的技术策略,更像是比亚迪“弯道超车”的另一张“平权”牌,在兼顾自家车机生态系统维稳的同时,减少用户学习成本,进一步吸引更多用户转化。

从技术为先,转向用户为先,比亚迪这次终于开始尝试技术与营销两条腿走路,站在市场风向角度来看,比亚迪正在强化自身“硬件+软件+服务+营销”的全栈能力,这点不仅是为了对其2025下半年市场进行兜底,更重要是开始为智能化下半场做准备。

点评

全栈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仅需要技术和营销的协同构建,同时在品牌故事、情绪价值等方面也需要兼顾到。只能说,比亚迪在7月确实打了两张好牌,但未来真想要在大众化和高端化两边开花,依然道阻且长。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