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势力用激光雷达和超算平台定义智能时,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亮相似乎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一台燃油车,如何靠“德系基因”和“本土化智驾”两条腿走路?
从上海车展的实车来看,它最抓人眼球的或许不是车顶的激光雷达,而是奥迪设计师对“加长”与“运动感”的精准平衡——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夹缝中,这台车正试图证明:传统豪华品牌的造车逻辑,依然能击中用户的核心需求。
外观:不因实用牺牲颜值,不因加长破坏比例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设计师Jakob Hirzel深谙中国用户的心理:既要溜背轿跑的动感,又不想为空间妥协。从实车来看,车顶从C柱开始下溜,既保留了海外版A5的轿跑线条,又通过加长73mm车长(总长4903mm),让后排头部空间多出两指余量(实测约930mm)。
而且,这车的设计还挺细节和实用。其中,1.1米宽的尾门开口比传统三厢轿车更方便取放行李;而无框车门在雨天开门时,雨水会顺着车窗玻璃与胶条之间的缝隙流下,避免直接滴落到座椅上。此外,半隐藏式门把手采用“按压弹出”,而非新能源车常见的电动弹出设计,从而即便是北方冬季结冰时,也可用手掌拍击解锁,减少故障率。
另外,相较于海外版A5,上汽奥迪A5L还将六边形蜂窝中网改为高亮黑网状结构,弱化了运动属性却提升了豪华感;尾灯沿用第二代OLED技术,364颗发光单元支持动态迎宾灯效,但灯腔内部取消了海外版的熏黑处理,更符合国内用户对“通透感”的偏好。
内饰:用“减法”提升实用性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内饰争议点很明确:为何不跟风新能源车的“全面屏”?从实际体验看,11.9英寸仪表+14.5英寸中控屏的曲面双联屏微微倾向驾驶员,而副驾娱乐屏被“隐藏”在中控台饰板内——这种设计避免了强光下的反光问题,但也牺牲了副驾追剧时的屏幕视野。
同时,其车内中控还保留了大量实体按键,像驾驶模式切换、ESP开关、空调温度调节均为实体拨杆,戴手套操作时(冬季常见)比触屏更可靠。然后,电子滑块换挡的设计节省出的空间让副仪表台可容纳两个手机槽(支持无线充电),但换挡盲操时需要适应滑块的前后推拉逻辑。
比较贴心的是,上汽奥迪A5L 车内全系标配9分区可调光天幕,透光率支持10%-100%无级调节,夏季停车时可一键切换至遮光模式,相比传统遮阳帘减轻约3.7公斤重量。
空间:轿跑造型≠不实用
实测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后排膝部空间为860mm(比海外版多75mm),与一汽奥迪A4L基本持平。溜背造型对装载能力的影响被巧妙化解:后备厢常规纵深1080mm,放倒后排座椅后可拓展至1950mm,实测可容纳标准尺寸高尔夫球包(无需倾斜角度)。
此外,这车的空间优化也不错。其中,后排靠背角度支持7档调节,最大倾斜角度比A4L多3°,长途乘坐时腰部压力更小。前门板可放入1.5L保温壶,后门板适配折叠雨伞,德系车常见的“储物空间不足”问题有所改善。
智能:燃油车的智驾能做什么?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搭载的华为ADS 2.0方案,核心功能是高速NOA和自动泊车,但真正体现差异化的或许是两个细节:
油车专属逻辑:48V轻混系统可在智驾过程中更精准地控制发动机启停,减少跟车时的顿挫感。
机械素质加持:CDC悬架与智驾系统联动,过减速带时主动降低悬架阻尼提升滤震性。
场景化局限:受限于燃油车平台,智驾系统的供电能力弱于新能源车,激光雷达的工作时长在怠速状态下受限(需启动发动机供电)。
动力:省油≠牺牲性能
EA888 Evo5发动机的账面数据(高功版200kW/400N·m)与新能源车相比并不抢眼,但48V轻混系统解决了两个燃油车痛点。第一,低速纯电行驶:25km/h以下纯电驱动时,发动机噪音消失,拥堵路况下的静谧性向电车靠拢。第二、空调独立供电:熄火状态下可依靠48V电池运行空调30分钟,夏季临时停车时无需启动发动机。而在动力方面,经济模式:变速箱升挡转速比上一代降低200rpm,60km/h巡航时发动机转速仅1200rpm。运动模式:VTG可变截面涡轮让峰值扭矩平台拓宽至1800-5000rpm,山路超车时动力迟滞减少约0.3秒。
价格预测:瞄准“34C”与电车的中间地带
参考一汽奥迪A4L(28.98万起)和宝马3系(31.99万起)的定价,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合理价位可能在27-35万元区间,核心竞争策略有三。第一、错位打击“34C”:用溜背造型、无框车门、华为智驾打宝马3系/奔驰C级的传统三厢用户。第二、分流电车用户:48V轻混的NVH表现接近纯电车型,且无续航焦虑,吸引犹豫油电切换的消费者。第三、配置分级激进:低配车型保留激光雷达和CDC悬架,用“入门即高配”弥补品牌溢价差距。
不过,若高配车型定价超过35万,将直面蔚来ET5、智己L6等国产高端电车的降维打击,后者在补能体系、智能化上有明显优势。
结语:燃油车的“体面转身”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本质,是传统豪华品牌对用户需求的重新梳理:要溜背造型,但不接受空间缩水;要智能驾驶,但不想放弃机械素质;要省油平顺,但拒绝“小排量妥协”。这种“既要又要”的产品逻辑,或许正是燃油车在新能源时代守住市场份额的关键——当电车还在卷算力和续航时,一台能把加油、智驾、无框车门结合得不违和的车,反而成了稀缺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