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身边聊起换车这个话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提到一个共同的烦恼:家里人变多了,原来的五座车不够用了。
尤其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两个孩子,偶尔还要带上父母一块儿出门,五个人一坐就满了,要是再想带点东西或者有个朋友搭个车,那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于是,买一辆空间更大的车,就成了不少家庭的头等大事。
可这车到底怎么选,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看看那些卖得火的SUV,比如比亚迪的宋PLUS,销量摆在那儿,肯定有它的道理。
但真去细看,问题就来了。
有朋友就反映,宋PLUS后排中间的地板是凸起来一块的,短途凑合一下还行,要是长途旅行,坐中间那个人两只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蜷着腿坐几个小时,滋味肯定不好受。
对于一个追求全家出行舒适的家庭来说,这一点就有点劝退了。
那换个思路,看看别的?
比如深蓝S7,外形确实挺漂亮,科技感也足,可一打听,早期主要是纯电版,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了嘀咕。
在咱们国家,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面排长队的景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自己平时在城里开开,家里能装充电桩,那纯电车是又省钱又舒服,可一年总有那么几次要回老家、要长途自驾游吧?
一想到路上要规划充电路线,还要担心排队耽误时间,那份出游的好心情就先打了一半折扣。
那是不是只能咬咬牙,加钱上更贵的车呢?
比如理想L7,大家都说是“家庭神车”,空间大,配置好,还是增程的,没有里程焦虑。
可一看价格,三十多万,这对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笔钱可能是一个家庭好几年的积蓄,也可能是孩子未来的教育基金。
为了一个“舒服”,付出这么大的成本,值不值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就在大家为了这个“既要空间大、又要没焦虑、还要价格实惠”的难题挠头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选择,零跑C16就是其中一个。
有位刚提了六座版的车主分享了他的经历,他的情况就很有代表性。
他也是家里人口多了,经过一番比较,最终选择了这台车。
他说,这车最打动他的一点,就是真正考虑到了多人口家庭的实际需求。
车子的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比宋PLUS长了6厘米。
这6厘米听着不多,但反映到车内空间上,就是后排乘客的腿能不能伸直,能不能舒舒服服地跷个二郎腿的区别。
而且,这车是六座布局,车内是完全平整的地板,不管是第二排还是第三排,脚下都没有那个烦人的凸起,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且舒适的乘坐空间。
这位车主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他上周末开车从上海去千岛湖玩,全程三百多公里,满油满电出发,中途完全没有加油也没有充电,到了目的地还绰绰有余。
他这篇文章的标题甚至说“从上海开到北京不充电”,这让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这背后就是“增程式”技术的功劳。
咱们可以把它通俗地理解成,这是一台“自己带着发电机跑的电动车”。
它的轮子始终是由电机驱动的,所以开起来特别安静、平顺,加速也很快,完全是电动车的驾驶感受。
车上的电池能支持它纯电跑两百多公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每天上下班、接送孩子是完全够用了。
晚上回家插上充电桩,一度电才几毛钱,一个星期的电费也就十几块,比坐公交都便宜。
那跑长途怎么办呢?
这时候,车里那台1.5升的发动机就派上用场了。
但它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发电,给电池补充能量,让电池再持续给电机供电。
所以,只要你的油箱里有油,这台车就能一直跑下去,彻底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所以,“从上海开到北京不充电”的说法,虽然有点标题党的味道,但它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是,这台车具备了让你从上海开到北京一千多公里,中途无需在充电桩前排队等待的能力,只需要像油车一样进加油站花几分钟加个油就行。
这种既能享受日常用电的低成本,又能拥有长途用油的便利性的方案,对于中国家庭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解决方案。
除了空间和续航,这台车在细节上的设计也颇受好评。
车里有六个座位,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老板座”,不仅能加热、能通风,还能大幅度放倒,长途路上累了,躺下来休息一下非常舒服。
车主说,他家小孩在后排玩,只需要喊一声,语音助手就能帮忙打开前面的小桌板,科技感和实用性结合得很好。
中控台那块14.6英寸的大屏幕,操作起来像个平板电脑,家里的老人眼神不太好,也不用费劲去戳屏幕,直接用嘴说“空调调到24度”、“打开座椅加热”,车子都能听懂照做,非常方便。
后排还专门配了一块娱乐屏,给孩子放个动画片,漫长的旅途也就不再哭闹了,这对于家长来说简直是“和平神器”。
更让车主朋友们惊讶的是这台车的价格。
当他们听说这样一台空间宽敞、配置丰富,甚至还带了激光雷达(用于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和车载冰箱的六座SUV,价格只要二十万左右时,都觉得性价比非常高。
在以前,这些配置往往是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豪华车才有的待遇。
现在能把价格做到这么亲民,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进步的体现。
就像销售说的,零跑很多核心部件,比如电池、电机、智能系统都是自己研发制造的。
这种能力,一方面能保证产品供应稳定,车主不用等太久就能提车;另一方面,也把成本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然后把这些省下来的成本,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配置给到消费者。
这台车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出行工具的升级,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伸。
车主提到,他妈妈以前坐他的油车容易晕车,现在坐这台C16跑高速,感觉平稳多了,不晕了。
这正是因为电驱动没有了发动机的抖动和变速箱换挡的顿挫感,行驶质感更顺滑。
而且,这车还有一个特别实用的功能叫“对外放电”。
到了周末,一家人开着车去郊区的公园露营,可以直接从车上接个插线板出来,用电磁炉煮个火锅,或者用电烤炉来个户外烧烤,再配上小音箱放点音乐,那种惬意的感觉,是以前的燃油车给不了的。
车子不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它变成了一个移动的电源,一个家庭娱乐中心,一个创造美好回忆的平台。
总的来看,像零跑C16这样的车型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当前中国普通家庭最核心的需求:在一个相对实惠的价格范围内,提供一个足够大、足够舒适、足够智能,并且没有里程焦虑的出行解决方案。
它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品牌光环,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一大家子人怎么坐得舒服”、“长途出行怎么办”、“用车成本高不高”这些具体而微的问题。
这或许也代表了未来汽车市场的一个方向,当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些真正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出发,用心做好产品、做优体验的品牌,才会最终赢得大家的认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