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这些天又闹腾了几波,微信群里老李早上发了张图,说宏光MINIEV和星愿小电车又把榜单头俩位置拔了。说起来,这两辆,哪怕楼下单元的李姐天天吐槽电池不耐寒——可依旧抢得紧。毕竟肉价和白菜价差得不多的年份,十来万的车子, 谁不动
原先庄师傅给修过一辆星愿,车主忘了开能量回收,一路脚感发飘。开玩笑说小车变大玩具了——不过冲着小巧和停车随意,北城老旧小区这种地方,上下班就认这玩意儿。比亚迪的秦PLUS,这车满大街都能见到。四儿子销售小杨上次说,排队提车的竟还有外地专程赶来的,咋说也是榜单第三,单周0.8万辆,可不是乱吹的。听说秦L最近补了点科技活,智能车家互联,居然能让家里热水器提前烧上,弄得车友群炸了锅,说实话,这些冷门配置大部分人日常也用不上,就是讲排场罢了。
倒是海豹06新能源和海狮06新能源,这俩名字一听就带海水味儿,说到底家用纯电,补能点多点少都是个事。群里有人试驾完回来就说,06的减震比前一代硬点,“磕”过几回减速坎,前悬顶着,不太适合咱城郊坑洼地带。可高端市场里头这几只“海”动物也算是比亚迪的新牌面。
今年榜单唯一扎进前十的燃油车是博越L,吉利的销售顺嘴一提,这套1.5T机器城市油耗下不来——可不接地气儿?实际油耗都靠车主下脚轻才行。提醒一句,这车在冬天自动启停有时犯毛病,老张去年趟北环路,红灯前一关机再难启动,把急救搭火线都用上了。用车细节,有些只有挤过大风大雪才会记住。
还有个“新人”——问界M8,混动上市没几天,后台订单都挤爆。师傅们喜欢拿它和理想的车型比,说底盘路感“更有味道”,当然后座老板键和后排空调分区才是声明亮点。对了,有一回星瑞后来测发动机时疏忽,车主回来吆喝:新车怎么还得愁冒蓝烟?技术员摸了半天下结论——甚至和油品有点关系,南方和东北冬天标号不一样,细节往往没人告诉你。
顺带提两嘴别家:小米SU7据说破了0.4万辆,也热闹。虽然还是有人担心新势力车泡水出毛病(去年南郊一场暴雨,地库泡了仨新车,师傅说小米用的防水胶并不比老厂强多少,但处理反倒快)。听说银河A7也有城市自适应巡航,4S门口常有老头试车,看谁能摸出毛病来。
下边的燃油车嘛,像长安CS75PLUS,也就差点劲头,总觉得还没挺起来。艾瑞泽8这种在出租圈里还混得开。奇瑞瑞虎8前些日子销量也翻了一下,宋PLUS新能源竟然被甩开。再往下,银河A9L最近也有人摇头,说变速箱偶有闷顿。哈弗大狗和逸动在群里被炒过两回,加油门那手感让人眷恋,但对年轻人来说全景天窗更惹眼——小道消息说,有人拿螺丝刀直接卸下来卖二手配件赚差价。
理想L6上过一阵子热搜,后边没了响动,有懂哥说北京试驾的时候软件还总“抽风”,导航定位恍恍惚惚。红旗H5、荣威i5,帝豪那些都成常客,波动不大,销量区间拉不开。其实开这些车,家门口修车铺的师傅脸都认熟了,保养便宜,配件随手就能摸。
一晃秋天快到头了,新榜不新不旧。前几天群里说有辆缤越撞了马路牙子,气囊没弹,车主找4S理论半天,最后赔了套脚垫打发了。说来也怪,这玩意谁还琢磨什么排行榜嘛,到头来不是都看那张发票和小区地库有没有车位罢了。
那天老高喝多了失口,说起自己当年踩着春风买下第一辆BYD F3,现在三百块卖了还没准交不上“过户”费。时代变了,流行哪一款还真说不准,去年收藏的新能源限量徽章,差点让孩子拿去当骰子玩。车市榜单里排得头头是道,到底谁能靠得住,十年后回头再讲——街头巷尾,大概只有那堆老车标还认识几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