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7月创纪录交付50129台,首次跨越5万台大关,称得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屠夫”。不过,别急着鼓掌,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一套刀光剑影的市场“生意经”,也预示着未来的变数。站在失重的车市屋脊上,零跑用一记“高配低价”的飞踹,踹醒了无数竞争对手,也让消费者第一次在10万元出头的价位,体验到了以往只属于三十万级车型的黑科技。你没看错,如今激光雷达辅助驾驶系统,零跑B01让它成了“白菜价”。以前谈智能座舱和高级辅助驾驶还是高攀不起的天花板,现在则像包饺子一样被放进产品里,想多包几个就多包几个——关键便宜,良心。
其实,零跑的打法,并没什么秘密,就是“以价换量”。这几年,造车新势力们不是电池升级,就是软件更新,零跑索性另辟蹊径,自己做硬件、垂直整合,把成本压到最低。核心零部件自研比例65%,还拉着供应商“绑在一根绳上”对外进攻。例如和禾赛科技签了20万台激光雷达大单,价格狠狠谈下来,供应端不用担心“断货”,买家省钱,卖家量起步。某种意义上,这是工业极致内卷的活教材。
再看产品线,从中型SUV的C10到紧凑型B10,再到刚上市的B01,中高低梯队拉满,新能源“无死角”全覆盖。C10终端优惠后10.58万起,B10的激光雷达版杀到9.98万价位,在行业里也算一记重锤。产品矩阵织得密不透风,10-20万元市场哪家敢和零跑比“普惠”?
销售激励招数也一套套,“促销+新品发布”组合拳连环砸向市场。经典车型T03动辄0.8万元现金优惠,高端新款增购置补贴,金融贴息层出不穷。更别说B01上市72小时锁单破万,这放在内卷成精的新能源汽车圈,也是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成绩。如此一来,零跑在2025年上半年22.17万台销量直接登上新势力半年排行榜榜首,把理想、小鹏按在地上狠狠摩擦。7月再爆单,市占率水涨船高,顶流稳坐,遥看他人风雨飘摇。
可是,你以为这单纯是价格战的胜利吗?才不是。零跑硬是把技术下放做到极致,LEAP3.0架构用四叶草中央超算把智能驾驶和车机座舱集成在一起,硬件成本比对手低40%。激光雷达版车型,大众“可望不可即”的配置,零跑直接甩到10万以下的价格带。这不是烧钱卖白面包,而是一套逆向养鱼法则:技术降本——价格下探——销量激增,转头营收同比涨187%,毛利率反弹14.9%。亏损?收窄到1.3亿,盈利拐点清晰可见。让很多新势力对着财报上的“深坑”欲哭无泪。
野心当然不止于此。借助Stellantis集团的全球网络,零跑已经把车子卖到中东、非洲、欧洲。上半年出口超2万台,德国网点破百,还计划年内实现“25分钟服务圈”全德覆盖,哪怕最挑剔的德国消费者,也难挑出毛病。显然,海外市场正在成为零跑第二驱动力——这一招很可能决定下一个五万台何时到来。
不过,有人一夜爆火,就有人惦记你何时“熄火”。眼下压力也不小。盈利能力尚未彻底翻身,规模上升带来的成本优化还能继续多久?高投入的研发烧钱路能否和利润化反?对手可不像纸糊的。理想、问界高端还在较劲;小米、小鹏在智能下放上步步紧逼。零跑只能靠持续升级智能化,比如城市NOA、座舱体验,硬生生和友商们“卷”到底。
与此同时,用户口碑才是长久之计。某些车友反映零跑车型内饰质感还有提升空间,售后网点虽已破1500家,可下沉市场的覆盖远未到位。服务质量能不能跟上销量节奏?如果跟不上,迟早成为短板。
大环境也变了。新能车市场越来越靠真本事说话。零跑这种“价格屠夫+技术普惠”组合拳,其实正在重塑全行业格局,将智能配置从高价奢侈品抡到大众必需品,让整个10-20万区间焕发生机。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型为市场驱动,用户变聪明,小聪明已经不够用了。
归根结底,零跑7月破纪录交付是“技术降本+市场下沉”的阶段成果。但未来能否“笑到最后”,还取决于盈利能力、服务配套、以及如何应对市场竞争的新挑战。狼多肉少,好日子未必能永远持续。真刀真枪的比拼,还在后头。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