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汽车的9月出行报告,如同在平静的汽车圈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辅助驾驶避免了291万次碰撞,这数据,让人既震惊又好奇,华为这套系统,真的这么牛? 先来看辅助驾驶这块,活跃用户高达94.6万,渗透率94.4%,这说明啥?买了华为智能汽车的车主,几乎都在用它的辅助驾驶功能。
51.3亿公里的累计里程,9月单月就跑了4.79亿公里,平均每天新增1596万公里,这数据简直爆换算下来,每人每月平均跑506公里,这粘性,杠杠的! 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还避免了291万次潜在碰撞,相当于每天挽救无数次“本该发生的事故”,这安全系数,简直让人膜拜!
再说说智能泊车,累计使用3.2亿次,9月单月3191万次,平均每天新增106万次。 人均使用33.7次,这说明啥?停车难、停车技术差,是普遍现象。
华为这套智能泊车,简直就是“手残党”的福音,关键是,9月单月还避免了19.9万次潜在碰撞,这简直就是“马路杀手”的克星! 数字底盘和座舱体验,也没落下。
晕车舒缓功能激活40.23万次,主动防滑功能激活27.51万次。 手机车机互联,累计流转876.55万次,导航场景就占了734.19万次。
超级桌面连接5523.41万次,应用打开1282.14万次。 还有数字钥匙,累计使用904.36万次,远程控制使用3604.11万次。
这些数据说明啥?华为不光要让你开得安全,还要让你坐得舒服,用得方便。 鸿蒙智行更猛,截止9月底,OTA升级76.04万次,这意味啥?你的车,会越用越新,功能会不断进化。
看完华为这份9月出行报告,不少人表示:遥遥领先! 但这真的是“遥遥领先”吗? 首先,数据很亮眼,但我们也要看到背后的“水分”。比如,辅助驾驶避免碰撞,这个“避免”是怎么定义的?是系统主动介入避免的,还是仅仅是预警?如果是预警,那驾驶员自己操作避免的,也算在内吗? 其次,用户基数也很关键。
如果华为智能汽车的用户量足够大,那这些数据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智能汽车这玩意儿,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是花里胡哨的功能,还是扎扎实实的安全?是不断OTA升级,还是稳定可靠的性能? 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是“遥遥领先”的口号,而是真正解决痛点、提升体验的产品。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但智能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而不是为了炫技、为了营销。
如果智能汽车真的能让驾驶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那才是真正的“遥遥领先”。 话说回来,你觉得华为智能汽车的哪些功能最实用?你对智能汽车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