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防冻液这罐水,谁真的管过?
早上邻居李叔又在楼下鸣车,一边拆水箱一边念叨,“这车吧,咋老有股甜腻腻的味儿?”问他换过防冻液没,李叔眨巴眨巴眼,扭头就走了。他那老桑塔纳六年没动过冷却系统,去年元旦还因为没防冻,水箱结冰,顶成胀包,修理厂的小杨直接把缸体打出来了——你信么?那坑跟蜂窝煤似的。小杨嘴上嘟囔着:“不是我说,防冻液要是搁着不管,比喝酒还危险。”
碎说回来,防冻液这玩意儿,江湖上叫法多,老一代师傅说叫冷却液,年轻人非得叫防冻液,实际作用可不止“防冻”两个字。前两天在微信群里,有个天津哥们哭着喊,他的凯美瑞水泵叶轮烂得一塌糊涂,防冻液三年都没换过。后来他说,“乙二醇”过期变醋水,“泡缸体跟泡咸菜没啥两样。”这事儿车友们都笑,笑完谁还敢拖着不换?据修理厂师傅老宋说,他一年拆十个发动机,七个是防冻液肇事。最难受的是管路里一团锈渣,抽出来黑乎乎,有次甚至带出小虫子——猜测可能是哪个暴晒日堵住盖子冽了异物?
其实啊,不管南北,别迷信。有人觉得东北不冻不行,南方天热无压力?重庆那边朋友透露,夏天堵车直接“开锅”,那回防冻液沸点掉得贼快,哥们立交桥趴了一下午,后备箱的雨伞全派上用场,也没能救得回来。云南同学说矿水太硬,冷却系统一年能卡死三五次。听说还团购百十号一起修水箱,车友群那边都流行一句话,“谁家水管堵了,别问,云南人都懂。”
还有种操作,比啥都狠,就是不看颜色、不看品牌,红绿紫全混到自个水箱里。黑龙江那边某车队图方便,结果管路里变成果冻,粘乎乎的,修理厂处理完苦笑,“这活儿比换水箱还费劲。”记得有一阵子,4S店跟顾客吹,什么“终身免换”,可别信,丰田售后师傅都偷偷建议每两年测一次,缓蚀剂浓度不行了换掉,否则以后出问题“你别找我”。
保养周期其实没啥固定说法。你说网约车一天五百公里,跟小区李大妈一年买菜三千公里,能一个周期?没门。尤其有些喜欢改涡轮的主儿,发动机顶得嘎嘎响,冷却液本身压力都能把管儿轰裂了。还有现在那些混动和插混车,电机独立冷却系统,听群里广州的车主吐槽过,导电率高了触发保护,直接瘫痪,修了快三万块。电池冷却液好多都带离子指标的,不合标准就有杂音,老司机都不敢随便掺水。
顺带插句话,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不光是为心脏散热的,还有几处金属密封圈,假如防冻液变质了,密封圈泡坏,漏水就成家常便饭。前两年,买二手英菲尼迪的王工为这漏水吃亏,后来发现前任车主混加了市场买的杂牌“蓝水”。一查,腐蚀得连水泵轴承都生锈了,王工直骂那人没良心。
我每次去小区修理摊,师傅最常说的几句话里,就有一句:“小伙子,保养不是看公里数,是看命。”早换一壶冷却液,真比少喝一瓶饮料强。去年四月我自己换防冻液,顺手把内管拆出来,发现边上有点白色结晶。吓得我赶紧全套洗了遍,师傅说这是高温后析出的杂质,多年不换才攒下这些玩意儿。你要是和我一样隔几年才动一下,最后可能发动机都冻出糖来了。
结尾不兜圈子。李叔那车修好后又喝上新防冻液,可几十年的老习惯难改,今后还得时不时去盯着他那臭水瓶。小杨师傅的话,还是挺有道理:“车养不住,人得跑得没影。”至于新买的混动车,到现在我都还不敢随便加杂牌液体,万一着了道,维修单分分钟激得人脑壳疼。哪天要是又听到谁抱怨发动机腔里闻见甜味,我肯定先让他爬底盘看看,那壶不知名的“水”,到底还顶不顶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