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配置清单里,"全景天幕"几乎成了标配。然而,许多车主吐槽:夏天阳光直射,车内温度飙升,头顶仿佛架了个"烤炉",甚至有人戏称"开车像在烫头"。既然体验如此糟糕,为何车企还这么喜欢全景天幕?
在新能源赛道,车企比拼的不仅是续航和智能,还有"未来感"设计。全景天幕能极大提升车内通透感,让整车显得更高级、更科幻,尤其在展示车型时,敞亮的车顶能瞬间吸引消费者眼球。对于车企而言,这是一种低成本提升"溢价能力"的手段——一块玻璃的成本,远低于开发复杂的遮阳系统或加强车身结构。
新能源车对重量极其敏感,每减重1公斤,都可能让续航多跑几米。传统车顶需要钢架支撑,而全景天幕采用高强度玻璃,既能减少材料用量,又能降低整车重量。此外,天幕结构简单,生产线适配性强,车企能更快推出新车型,抢占市场。至于用户抱怨"晒头"?后期加个遮阳帘就能解决(甚至让车主自费选装),何乐而不为?
如今,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已陷入"配置内卷"。一旦某款热门车型搭载全景天幕,竞品就会迅速跟进,否则会被贴上"落后"标签。消费者在选车时,也容易形成"没有天幕=低配"的认知。于是,车企索性将天幕作为全系标配,再通过宣传"星空浪漫""通透视野"等概念,掩盖其实际体验的缺陷。
随着材料科技的进步,"烫头天幕"会真正进化成"智能天幕",但在此之前,消费者只能自备遮阳帽,或默默承受这份"美丽的代价"了。
#图文打卡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