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咱们平时走在大街上,看着干净整洁的路面,呼吸着比以前好得多的空气,心里是不是都挺舒服的?
可您有没有仔细想过,这份舒服是哪儿来的?
是谁在咱们睡得正香的时候,或者顶着大太阳、冒着大风雨的时候,默默地把城市打理得井井有条?
没错,就是那些穿着橘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们,大家伙儿都叫他们“城市美容师”、“马路天使”。
可天使归天使,他们也是血肉之躯,是实实在在的人啊。
您可能要说了,不就是扫扫地、收收垃圾嘛,能有多危险?
这话可就说到点子上了。
正因为咱们觉得这是“日常”,是“小事”,所以很多时候,那些潜在的风险就被大家伙儿给忽略了。
您想想看,环卫工人他们的工作地点在哪里?
不就是车来车往的大马路上吗?
无论是清扫路面,还是驾驶着垃圾清运车穿梭,他们每天都得和各种各样的车辆打交道。
尤其是在一些光线不好的时候,比如清晨天蒙蒙亮、晚上夜色深沉,或者遇到下雨下雪这种恶劣天气,他们的身影在路上就更容易被忽略,面临的交通安全风险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
这可不是小事,这是关乎他们生命安全的大事啊!
所以啊,为了让这些默默奉献的“城市美容师”们能够更安全地工作,咱们铜川的公安交警部门,最近就专门组织了一场特别有意义的活动。
这事儿就发生在7月17号下午,铜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二大队的宣传民警们,没在马路上查违章,也没在路口指挥交通,而是特意走进了铜川市印台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他们不是去检查工作,也不是去批评教育,而是带着一份关心和一份责任,给环卫工人和那些开垃圾清运车的司机师傅们,好好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交通安全课。
这堂课,可不是那种干巴巴、念稿子的形式主义,而是真真正正地把安全知识讲到了大家伙儿的心坎里。
那么,交警同志们到底给环卫工人们讲了些啥呢?
他们是怎么把这些道理说清楚,让大家听明白的呢?
这里头可有不少门道。
首先,交警们在开讲之前,肯定也做了不少功课。
他们知道,光是讲理论,大家可能听了也记不住。
所以,他们采用了“以案释法”的方式。
啥叫“以案释法”?
简单说,就是通过讲一些最近发生的、真实的交通事故案例,来给大家伙儿分析,这些事故是怎么发生的,为啥会发生,以及发生了之后,会带来多严重的后果。
这种方式,比单纯说教要管用多了。
当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摆在眼前,环卫工人们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原来那些交通违法行为,真的可能造成家破人亡的悲剧,离自己并不遥远。
比如,交警可能会提到,某某路段,就因为一个司机分心看手机,没注意到正在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人,结果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这种“身边事警醒身边人”的效果,那可是真真切切的。
接着,交警们就针对环卫工人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他们把一些常见的、危害性特别大的交通违法行为,一一拿出来给大家伙儿剖析。
比如说,“酒醉驾”和“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这两个问题。
大家可能觉得,我环卫工人又不开小汽车,酒驾离我远着呢。
但其实,不少环卫工人上下班或者在作业区域内转移,也骑电动车、摩托车。
交警们就会跟大家讲,酒驾醉驾有多危险,它会让人反应迟钝,视力模糊,判断力下降。
根据咱们国家的一些统计数据,酒驾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头号杀手”之一,它的危害性是毋庸置疑的。
而骑电动车不戴头盔,更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交警会强调,一个头盔,在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国内外大量的事故案例都表明,佩戴安全头盔,能大幅度降低头部受伤的风险。
比如说,有数据显示,骑电动车如果佩戴了合格的安全头盔,在发生事故时,能将死亡风险降低60%以上,受伤风险也能降低70%以上。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数字,这是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还有一些大家平时可能不太注意的小细节,交警们也特别强调了,比如“超速行驶”、“驾乘车辆不系安全带”、“开车接打电话和吸烟”,以及“三轮车载人”等等。
对于开垃圾清运车的司机师傅们,交警会特别叮嘱,这些大车惯性大,刹车距离长,开起来更要稳当。
超速行驶,看着是快了几分钟,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反应。
而安全带,那是你的“生命线”,别看它细细一根,关键时候能把你牢牢固定住,避免在碰撞中被甩出车外或者撞到车内硬物,大大降低了受伤的严重程度。
很多事故中,就是因为没系安全带,才导致了更严重的伤亡。
至于那些开车接打电话和吸烟的行为,交警们会告诉大家,这叫“分心驾驶”。
您想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边开车边打电话,或者边开车边点烟,您的注意力就不在路上了。
哪怕只是短短几秒钟的分心,车子可能就跑出去几十米,而在这几十米内,路边可能就有正在作业的环卫工人,或者突然出现的行人、非机动车。
这种“一瞬间的疏忽”,就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有研究表明,开车时打电话,发生事故的风险比正常驾驶高出好几倍。
另外,针对环卫工人经常使用的三轮车,交警们也特别提醒大家,“三轮车载人”是坚决不行的。
三轮车的设计初衷是拉货,它的结构和安全性并不适合载人。
一旦发生侧翻或者碰撞,车上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保护,很容易被甩出去或者被车身压住,造成严重的伤害。
交警们会耐心解释,为了图一时方便,把亲朋好友甚至孩子放在三轮车上,那是把他们置于巨大的危险之中。
除了这些具体的违法行为,交警们还特别结合环卫工人工作的特殊性,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
比如,夜间或者恶劣天气作业时,一定要穿戴好反光背心,确保自己在昏暗的环境中也能被过往司机清晰地看到。
这就像给自己的身体多穿了一件“安全衣”。
出车前,一定要检查车辆的灯光、刹车、轮胎等关键部位,确保车辆状况良好,不带“病”上路。
在行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路面情况,特别是遇到急弯、陡坡或者路面湿滑的时候,更要减速慢行,文明驾驶。
通过这样一场深入浅出、贴近实际的宣讲活动,咱们的环卫工人和环卫车辆驾驶员们,不仅仅是掌握了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里真正敲响了安全警钟。
他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知道”层面,而是上升到了“重视”和“行动”的层面。
这堂课,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出行意识,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您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一场普通的普法活动吗?
但其实,这背后体现的是咱们国家对一线劳动者的深切关怀,也是咱们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过去,可能更多的是强调“管理”,而现在,咱们更注重“服务”和“人文关怀”。
让这些为城市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们,不仅工作有保障,更要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当“交警蓝”和““环卫橙”这两种颜色,不仅仅是城市街头常见的景象,而是成为了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守护、共同构建安全和谐交通环境的象征时,咱们的城市,是不是就变得更温暖、更有爱了呢?这份温暖和爱,正是我们国家“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