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叁多工作室
1990年,“保定车神”老魏,接手了保定市的一家乡镇机械厂,从皮卡制造开始,誓要造出土生土长的中国车。
35年后,一路风雨兼程的长城汽车,携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炮、长城灵魂摩托六大品牌,立足中国市场,从河北保定,冲出中国,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世界级车企。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今年是长城汽车成立35周年,也是长城汽车从“而立”到“不惑”的关键之年。
“这一路,坑,没少踩;弯路,没少走;质疑,听过;冷眼,也看过;初心,没变过。”
魏建军在短片《年方三十五》中,坦言长城汽车35年的艰辛。但也正如魏建军所言,长城汽车的初心,从来没有变过。

从一家仅有60余人的小厂,到现在8.5万名员工、年销超百万辆的大型车企,长城三十五年如一日的品质坚守,以及工厂机器轰鸣声中的精益求精,是其刻在骨子里的“倔强”与“坚持”。
回顾那中国汽车行业最为跌宕起伏的35年,市场是长城汽车最好的试金石。
从神车哈弗H6连续 11 年位居中国 SUV 销量冠军,到重新定义中国越野的坦克品牌,拉动中国越野品牌市占率从 33% 飙升至 83%,长城汽车用实力、用产品证明了自己的含金量。
但在很多人看来,长城汽车不是“乖孩子”,从不按套路出牌,总要和行业惯例反着来。
明明可以找零部件供应商干的活,长城汽车偏偏要自研自造。明明身处新能源汽车时代,却偏偏要研发V8发动机。
然而,正是因为没有随波逐流,才成就了今天真正的长城汽车。

7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专题报道《长城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着力做强做大民族品牌》。
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垂直整合构建完整供应链体系,以及生态出海3个方面,人民日报对长城汽车35年来的成绩和贡献,进行了充分肯定。
而长城汽车那股不服输的倔劲儿,也在35年后的今天,开出一丛丛绚烂夺目的花。
车企很多,凭什么相信长城?
中国汽车圈从不缺 “聪明人”。有的靠组装代工赚快钱,有的依赖外部技术贴标签,有的在政策风口里反复横跳。但长城偏偏选了一条最 “笨” 的路:自主研发,垂直整合。
在保定,长城汽车打造了数十座生产研发基地,以及各种为技术托底的实验室,包括:
徐水工厂、徐水试验场、NVH实验室、风洞实验室、安全碰撞实验室、动力系统实验室、蜂巢能源、特嗨氢能检测中心、精工汽车、曼德-博睿感知实验室……
“长城汽车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实验室,为什么要建技术中心,就是要让国家和产业放心,我们在踏踏实实造车!我们也要让用户放心来路的东西!我们要凭良心交付好产品。”
在《长城长35周年开放日》活动上,长城汽车副总裁刘艳钊,直言长城汽车的“第一性原理”——长城造车有良心,有底气。

良心来自长城汽车始终如一对品质的坚守,底气则来自充分的技术研发条件,与充足的技术储备。
长城汽车以“安全即底线”为核心理念,为消费者提供可信的的高品质产品。而为了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更好的测试与验证,长城汽车投入了数以亿计的真金白银,打造安全实验室。
其实,长城原安全试验室早在2006年就开始规划,并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从2010年到2020年,还进行了2次扩建,1次升级。
但是,时代发展的太快,原安全实验室,已经不满足智能汽车时代的测试需求。所以在2021年,长城汽车开始新的规划,建设了现在的多角度碰撞试验室。
新实验室总投资5.1亿,总建筑面积5.7万平米,相当于10来个标准足球场,是亚洲最大试验室。更可以模拟9000种道路突发状况,哪怕想撞个卡车进行安全性验证,长城汽车也完全有能力自己安排卡车和场地。

不仅仅是安全实验室,近距离探访精工汽车型腔产品线、曼德瑞博感知、蜂巢能源、特海氢能等,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长城汽车35年的底蕴。
截至今日,35 年深耕之下,长城汽车的技术积淀已结出硕果:旗下 3 家零部件企业成功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蜂巢汽车科技位列第 64 位,精工汽车排名第 77 位,诺博汽车则居第 78 位。
而得益于长期的研发投入,长城汽车还一举攻克了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 “卡脖子” 难题,更是推陈出新 ,为长城灵魂摩托车搭载 V8 动力,在重卡领域探索混动技术。
我们高兴的看到,敢投入,有底线,高标准的长城汽车,走通了这条 “难但正确” 的自主研发之路。

事实上,当一家车企将 “良心” 融入造车的每一个环节,以 “安全” 作为不可动摇的底线,不计成本地筑牢技术根基与测试壁垒时,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角色。
这样的长城汽车,不值得信赖吗?
技术成筋骨,爱则生血肉
就产品而言,汽车绝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到一个门把手,大到一台发动机、电动机,每一个部件的设计、选材、工艺,乃至与其他系统的协同匹配,都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与性能表现。
哪怕是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下,这些基础的机械结构、硬件品质与系统集成能力,依然是支撑一辆汽车从 “能跑” 到 “跑好” 的核心根基。
深谙其中之道的长城汽车,打造了一整套完备的产业链。
长城汽车长城炮、魏、坦克等明星车型的核心覆盖件,均由精工汽车开发;动力电池,有蜂巢能源配置供应;曼德瑞博感知着手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的研究生产……
目前,长城汽车已实现发动机、变速器、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制造。

具体到技术方面,长城汽车自研自产的4.0T V8发动机,凭借强悍性能,完美适配各种场景需求。前些天曝光的长城超跑,大概率会配置上这台“保定大V8”。
在传动领域,长城汽车已经构建了完整的7DCT、9DCT、9AT、9HAT技术矩阵,未来将加速全球化配套,借着“生态出海”的东风,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制造的风采。
新能源技术赛道上,长城汽车开发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已扩展成为包括Hi4、Hi4性能版、Hi4-T、Hi4-Z和Hi4-G在内的技术家族,进一步巩固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和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断付出,是长城汽车坚守长期主义的一个缩影。
然而一家企业想要走得更远,成为真正的伟大公司,除了以技术为筋骨的硬实力之外,还需要平易近人的“软实力”。

在参观兴芮科技的时候,兴芮工作人员这样说道:“长城来了之后,给我们员工都交了社保,大家的干劲儿很足。”
兴芮科技并非长城汽车旗下的零部件公司,而是长城非汽车系公司的一员。
兴芮科技拥有农业乐园、温泉、医院等产业,可满足长城汽车员工子女研学、父母长辈康养等多种需求。其蛋鸡产业链更是直达长城汽车食堂,为员工餐桌安全,提供了保障。
而像兴芮科技这样的非汽车系产业,长城还有爱和城教育科技集团和爱情地产, 大名鼎鼎的爱和城学校、爱情广场便是出自这2家公司。
本来好好造车就行,长城汽车却用真金白银,硬生生地打造出一个所有员工的“家”。

面对员工子女教育问题,魏建军提出:“长城人的孩子要有最好的起跑线。”
于是,2014年爱和城学校便从一所幼儿园起步,发展成如今涵盖 15 年一贯制教育、早教托育、艺体培训的多元化教育集团。
现在的爱和城学校,已经成为保定升学率前三的学校,员工子女占比超70%。
爱情地产则负责解决员工的“安居”问题。
截至目前,爱情地产已经打造了30多个高品质项目,实现24000多套住宅的交付,帮助员工安居保定。
2024年开业的“爱情广场”,更是全国首个汽车主题购物中心,240多家品牌入驻,构建15分钟生活圈,让员工便捷享受都市生活。
“爱”能生出血肉,遇见这样有血有肉的长城,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写在最后
长城汽车的 35 年,与其说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不如说是中国车企用 “倔强”“坚持” 写就的生存法则。
35载岁月淬炼,长城汽车以自主研发的执着,铸就中国汽车工业的硬核底气;用对品质的坚守,赢得市场的长久信赖;更以对员工的温情与对社会的担当,诠释企业应有的温度与厚度。
“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句依旧悬挂在长城汽车“老一部”墙头的标语,见证着长城汽车的成长。
而就像《年方三十五》里说的那样,“时间从不辜负敢坚持的人”,长城汽车的故事还在继续,期待“倔”长城的下一个35年。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