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FX首秀!车外大屏太超前,网友直呼未来感爆棚

说起贾跃亭这个名字,很多人的心情可能都挺复杂的。

最近,他又有了新动作,不是关于他那台售价两百多万、至今也没交付几辆的法拉第未来FF91,而是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听起来更亲民的汽车品牌,叫做FX。

同时亮相的,还有这个新品牌下的第一款车,一款被称为“AI智能MPV”的FX Super One。

贾跃亭FX首秀!车外大屏太超前,网友直呼未来感爆棚-有驾

消息一出,网上立刻就热闹起来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很简单:这次,贾跃亭是真要踏踏实实造车了,还是又在给我们画一个新的、更大的饼?

这辆看起来科幻感十足的新车,到底有多大可能从一张好看的图片,变成我们能在马路上看到的实车?

咱们先来看看这辆车本身,毕竟产品是根本。

得承认,在设计这方面,贾跃亭的团队审美一直都挺在线的。

这台FX Super One的外观,特别是车头和车尾那两块巨大的屏幕,确实很抓人眼球。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叫“AI具身智能生命体”,听着有点玄乎,但咱们用大白话来理解,其实就是给车安上了一张“脸”。

这张脸可以显示各种信息,比如欢迎语、天气预报,甚至是一些有趣的动画表情,让冷冰冰的汽车多了一点情感和温度。

贾跃亭FX首秀!车外大屏太超前,网友直呼未来感爆棚-有驾

这种想法非常超前,如果真能实现,开在路上回头率肯定低不了。

再看车里面,现在高端MPV流行什么,它基本都给配上了,比如能让人几乎躺平的零重力座椅、方便家庭出行的大冰箱、超大的娱乐屏幕等等。

从设计图上看,这台车在硬件配置上,确实是想努力跟上国内主流高端MPV的水平。

但是,问题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一个好的设计和一堆好的配置,就能保证一款车成功吗?

在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咱们可以环顾一下现在的MPV市场,那叫一个“神仙打架”。

贾跃亭FX首秀!车外大屏太超前,网友直呼未来感爆棚-有驾

理想汽车的MEGA,凭借酷似高铁头的外形和超大的内部空间,一上市就成了话题中心;小鹏X9,把智能驾驶和灵活的后轮转向技术带到了MPV上,让这个大家伙开起来、停起来都方便了不少;还有早就站稳脚跟的极氪009和岚图梦想家,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有大量用户口碑和实际销量作支撑的实力派?

这些车不仅配置高,更重要的是,它们背后的企业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以及经过市场检验的技术。

在这样一个已经高手林立的市场里,FX Super One宣布要在2025年底才可能实现交付。

这就带来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时间差。

汽车技术,尤其是智能化的技术,发展速度是按月甚至按周来计算的。

今天我们觉得很厉害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到明年可能就成了中端车型的标配。

FX Super One现在拿来当主要卖点的“AI”概念,等到2025年底,在理想、小鹏、华为这些已经在AI领域深耕多年的玩家面前,还能保持领先吗?

贾跃亭FX首秀!车外大屏太超前,网友直呼未来感爆棚-有驾

这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后来者想要居上,要么得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要么得有让人无法拒绝的价格优势,但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FX Super One似乎两样都不占。

聊完了产品和市场,我们再来聊聊更关键的,也是大家最不放心的部分:造车需要的人、财、物。

造车是一个极其烧钱的行业,从研发设计、到建立生产线、再到采购零部件、最后进行大规模生产和质量控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支持。

那么,法拉第未来的财务状况怎么样呢?

我们不需要看复杂的财务报表,只看一个最直观的数据就行:那台售价超过两百万人民币的旗舰车型FF91,从发布到现在的几年时间里,全球总共交付了多少辆?

答案是11辆。

贾跃亭FX首秀!车外大屏太超前,网友直呼未来感爆棚-有驾

这个数字甚至不如国内任何一个新势力品牌一天的销量。

一家连自己的顶级产品都无法实现稳定量产和交付的公司,现在突然说要开辟一个全新的大众化品牌,并且目标是对标丰田这样的全球巨头,这听起来确实有些超出现实。

这就引出了很多人对这次新品牌发布的另一个猜测:这更像是一场资本运作,而不是一个纯粹的造车计划。

你看,这次FX Super One开启预订,订金只需要100美元,门槛非常低。

这么低的价格,显然不是为了筹集造车资金,它的目的更像是为了快速收集一批潜在用户的名单。

有了这份成千上万人的“意向订单”,就可以包装成一个“市场反响热烈”的故事,讲给投资人听,从而为公司争取新的融资。

至于那份来自中东的4100辆的采购意向,在没有看到真金白银的定金和详细的合作协议之前,它的实际意义有多大,大家心里也都有数。

贾跃亭FX首秀!车外大屏太超前,网友直呼未来感爆棚-有驾

毕竟,对于一个连年亏损、股价长期低迷、时刻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来说,创造新的“利好消息”来提振市场信心,几乎成了一种生存本能。

说到底,我们普通消费者看到一款设计惊艳、概念超前的汽车,当然会感到兴奋。

但兴奋之余,我们也要明白,一款车从精美的PPT变成可靠的交通工具,中间隔着一条由资金、技术、供应链、工厂、品控和无数工程师心血铺就的漫长道路。

这条路,恰恰是贾跃亭过往经历中最缺乏稳固基础的一环。

我们敬佩他敢于想象未来的勇气,也承认他在产品定义上的独到眼光。

但是,造车终究是一场残酷的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更不是只靠讲故事就能到达终点的。

看看我们国内的比亚迪、吉利、长城,以及蔚来、理想、小鹏这些企业,它们今天的成就,是靠着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或是上千亿的真金白银投入,以及一步一个脚印的市场开拓换来的。

这背后没有捷径可走。

因此,对于贾跃亭和他的FX品牌,我们不妨多一份冷静的观察,少一份盲目的期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