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首辆国产斯堪尼亚500R牵引试制车在江苏如皋独资生产基地下线并投入路试。这座总投资50亿元、自动化率98%的工厂,是斯堪尼亚全球第三大制造中心,也是中国放开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后的标志性项目。
战略布局与本土化
如皋工厂承载斯堪尼亚亚洲雄心,设定85%国产化率目标,推动供应链升级。56家中国供应商通过严苛认证,本土配件精度达±0.05毫米。万向钱潮等企业参与供应,带动如皋形成汽车产业集群。
性能与价格双重攻势
500R搭载500马力发动机,百公里油耗仅26升,比国产高端车省油10%-15%,承诺250万公里无大修。国产化使主力车型价格降至70万元区间(较进口降30%),全生命周期成本比国产车低15%。
市场冲击与挑战
7月国内首台国产斯堪尼亚正式在江苏下线,目前已经开始在全国路测,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量产。据悉,这台车将搭载斯堪尼亚DC13 17X发动机,提供420到560马力四款动力选择,峰值扭矩可以达到2800牛米。网传预售价格在68.8万,也有说法价格或将在50到60万之间。
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计划将斯堪尼亚采购比例提升至40%。但隐性成本(维保预存金等)可能使实际总成本高出标价30%,新能源转型滞后(电动卡车型号仅占全球销量0.5%)亦存隐忧。用户争议集中在适用场景与回本压力,有司机直言:"货运费用下买斯堪尼亚等于为其打工。"
影响深远
工厂投产将打破斯堪尼亚产能瓶颈,并推动长三角汽车产业链升级。市场调研显示:60%卡车司机认为"价差小于20%必选斯堪尼亚",其本土化进程正重塑中国高端重卡竞争生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