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续航崩盘:140公里掉70%电量,油箱有油却强行用电

那一刻,我简直想对着车窗大喊:“你是不是跟我开玩笑?”

问界M7的电量,在140公里的高速上直接掉了70%,结果一开空调,报警系统就闪起来,车子开始劝我:“嘿,亲,电量告急了,别再贪空调了!”

本来满电90%出发,油箱里也有油,怎么到最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背着一个大号充电宝在路上慢慢消耗?

这算什么?

增程车,还是增“坑”车?

别看它名字里有个“增程”二字,实际上这车的“增程”能力简直就是笑话。

理论上,增程车应该是油发电、电储存,关键时刻用电——这就很高端、很聪明嘛,既省油又能解决电量问题。

可是现实告诉我,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增程车续航崩盘:140公里掉70%电量,油箱有油却强行用电-有驾

油箱里明明满满的油,车竟然硬生生把电用光了,居然不给我机会用油。

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它真是“混合动力”,那我怎么感觉自己在开一辆纯电车?

我记得自己当时也傻眼了,电池从90%掉到20%那么快,我心里开始默默为自己的电池默哀。

每次超车,每次加速,那电量一点点消失,就像一个永不满足的黑洞。

关键时刻,油的介入成了笑话。

车主们总是心疼那点油,不愿意用,可偏偏电池先挂了!

油还在,电已经没了——真是一场技术上的大失败。

增程车续航崩盘:140公里掉70%电量,油箱有油却强行用电-有驾

我们这些增程车主,不是想着“油电结合”,反倒成了“油用不上,电先断”,这是我见过的最让人绝望的“增程”体验。

你以为“增程车”的油电系统应该聪明地“选择”,但实际上它总是用错了地方。

每次都想:“没关系,电用完了再启动油发电机。”

结果呢,油箱的油被忽视掉了,电池一阵风,就耗尽了。

那时,我心里想:“是不是该换个‘油电平衡’的车,做个真正的混合动力?”

说真的,车子的电池本应是让油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在关键时刻让自己陷入“电不足,油无用”的尴尬局面。

空调,嗯,别说了。

它就是增程车的“死敌”。

增程车续航崩盘:140公里掉70%电量,油箱有油却强行用电-有驾

原本还指望着有点“现代科技感”的空调给自己降降温,结果空调一开,车子就好像被灌进了“电量黑洞”。

我不得不怀疑,问界M7的空调系统是不是被设计成“偷电的小能手”。

这时候你会发现,增程车虽然加了空调这个高级配置,但其实更像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当电池快没了,空调就开始强行提醒:“我就是大功率消耗者,你想舒适吗?可以,但你得付出代价!”

回头一看,增程车真的是被过誉了。

它让你一开始觉得,哇,未来感十足,可最后却让你像个傻子一样,抱着电池跑长途。

增程车续航崩盘:140公里掉70%电量,油箱有油却强行用电-有驾

每一次驾驶它,都是在挑战它的“自我”与“智能”,你会发现你在跟一台电脑斗智斗勇,而它总能让我出其不意。

增程车的理论是好,设计也是美好的,但实用性上真的有待改进。

如果真想要让增程车成为未来的主流,那它就不能总是“在关键时刻愣住”。

它需要明智地管理电量,灵活地调配油电,而不是“死板地”在电量下降时出现危机。

如果增程车始终处于“油还在,电已告急”的状态,那它的增程功能就是个空头支票。

聪明的设计,最终得靠聪明的执行,才有机会获得真正的市场认可。

所以,站在现在这个角度回望,我的问界M7只不过是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场碰撞。

增程车续航崩盘:140公里掉70%电量,油箱有油却强行用电-有驾

我不仅在质疑增程车的电池逻辑,甚至开始怀疑它能不能真正“走得远”。

如果它不能在电与油之间找到更合适的平衡,我还不如直接换个油车,省得一路上都心惊胆战,生怕空调一开,就要为“电”牺牲一切。

你说呢?

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车主体验,快在评论里告诉我,说不定我们可以一起搞个“增程车痛点大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