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和发现的血统纠纷,为啥越来越像了?设计语言的碰撞,两款车到底咋不一样的?

2025年的路虎可真够热闹。十月上旬遭遇网络攻击导致停产,到了十六号,全新的2026款路虎揽胜Evoque L却闪亮登场,起价四十二点九八万元。

这一停一发,路虎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上下波动。

趁着这个热度,不少人又把目光投向了路虎的另外两个重量级产品线:卫士和发现。

这两款车在海外论坛和社交媒体上讨论度特别高。

有人说,路虎现在的新方向是让卫士和发现越来越像兄弟俩。

还有人吐槽,发现系列正在丢失自己的灵魂,开始往卫士那边靠。

网友更是直接开喷:发现和卫士长得一样,我为什么不直接买卫士?

这个问题值得好好聊聊。

路虎这波操作到底在干啥?

新一代的卫士和发现,设计理念是不是背离了各自的初心?

在全球越野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路虎的品牌分化战略是创新还是摊牌?

这些问题咱们一个一个来唠。

第一部分:卫士和发现的"血统纠纷",为啥越来越像了?


路虎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兄弟分家"的故事。

卫士和发现的血统纠纷,为啥越来越像了?设计语言的碰撞,两款车到底咋不一样的?-有驾

说起来,卫士这个名字在国际上响了快八十年。

一九四八年四月三十号,在阿姆斯特丹车展上,路虎推出了最初的Land Rover Series I。

那时候欧洲刚从战争里缓过来,农民和建筑工人急需一台可靠的越野工具。

卫士就是这样诞生的,完全是为了干活儿。

那时的卫士有多"糙"呢?

非承载式车身,就是大梁底盘,这个设计一直用到了二零一六年。

分时四驱,可拆卸车门,后备胎挂在车屁股上。

这车的理念就一句话:别讲究,能跑就行。

英国农民买它就像现在咱们农村人买五菱宏光,就是个生产工具。

但到了一九八九年,路虎又推出了发现系列。

为啥要推发现呢?

因为高层认为市场变了。

八十年代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既想有越野能力,又想要舒服。

发现就是介于卫士和揽胜之间的产品。

它用的是承载式车身,跟普通轿车SUV一样。

空间更大,座椅更软,内饰也讲究一些。

设计上,发现一直保持着"斜背+溜背"的动感线条,看起来像穿着西装去越野。

这两款车就这样平行存在了几十年。

卖给不同的人群。

卫士卖给硬核越野爱好者和实际工作用途的人。

发现卖给中产家庭,想要兼顾越野和豪华。

但现在情况在变。

从数据上看,2024年路虎的全球销售总量约四十三万台。

卫士单款车在全球创造了十一万五千台以上的销量纪录。

换句话说,卫士占了路虎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还多。

在揽胜、揽胜运动版、卫士这三款车型身上,路虎集中了百分之七十的销量。

但发现呢?

情况不太妙。

在中国市场,2024年发现运动版的销量在持续下滑。

上半年跟2023年比,有的月份下滑幅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全年才卖一万台左右。

而且价格还被迫大幅下调,从三十九万多降到了十六点九八万,才能吸引消费者。

销量数据摆在那儿,路虎的管理层肯定在想,怎么才能提升发现的热度?

卫士那么火,是不是能借点卫士的基因给发现?


这个想法听起来很有吸引力。

卫士和发现的血统纠纷,为啥越来越像了?设计语言的碰撞,两款车到底咋不一样的?-有驾

搭上卫士的快车,也许能让发现起死回生。

但问题是,这样的操作背后隐藏着很大的风险。

第二部分:设计语言的碰撞,两款车到底咋不一样的?

卫士和发现的差异,从车身设计就能看出来。

这不是小差异,是基因层面的差异。

先看卫士。

现在的新卫士用的是D7x全铝一体成型架构。

听起来很高科技,但本质上还是保留了卫士几十年来的硬派基因。

方盒子造型,直角线条,梯形进气格栅,圆形大灯。

侧面腰线是硬朗的直线,没有任何柔和。

D柱完全垂直,整个车看起来就像一个能跑的盒子。

这设计理念很清楚:我就是越野工具,不装饰不讲究,一切为了功能性和可靠性。

再看发现。

虽然现在的发现也换了底盘架构,但它保留的是另一套审美逻辑。

流线型车身,圆润的线条,柔和的腰线。


前脸和卫士完全不同,更多是豪华品牌的精致感。

内部空间利用得也更充分,因为承载式车身给了更多设计自由度。

整个车的气质就像你穿着高档运动装备去郊外露营,既要有格调,又要有功能性。

这两种设计语言代表的不是美学差异,而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不同。

卫士设计团队问的问题是:怎么让这车更皮实、更可靠、越野能力更强?

发现设计团队问的问题是:怎么让车既能越野,又能舒服地载着全家去长途旅行?

从市场反应看,这两套逻辑长期以来都有市场。

北美市场特别喜欢卫士,因为那边有很多人真的会去开着卫士上山下地。

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原本更倾向于买发现,因为国内消费者更看重舒适性和豪华感。

但这几年情况在变。

一方面,卫士的销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已经成了路虎最赚钱的车型。

另一方面,发现的销量在下滑,特别是在中国市场。

这让路虎的决策层在想:是不是应该让发现也有卫士那种硬派风格的外观?

这个想法的逻辑很直接:既然卫士那么火,咱们就让发现看起来更像卫士。

消费者看到方盒子造型,第一反应是"哦,这是硬派越野车",可能就会掏钱了。

但这样做有个致命的问题:骗过了眼睛,骗不了心。

卫士和发现的血统纠纷,为啥越来越像了?设计语言的碰撞,两款车到底咋不一样的?-有驾

消费者虽然看到的是硬派的外观,买回家才发现,越野能力远不如真正的卫士。

因为内核还是承载式车身,四驱系统的调校也不一样。

这就像买了一个高端的登山装备,却发现它根本爬不了山。

消费者的失望会特别大。

而且,这样的做法还会伤害发现自己的品牌认知。

发现这个名字在全球使用了超过三十年。

那些发现的老用户,是冲着它"兼顾豪华和越野"的定位才买的。

现在突然告诉他们,发现也要变成硬派越野车的样子,这跟用户的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用户会想:我为什么不直接买卫士呢?

反正都是硬派外观,卫士的越野能力更强,价格也不一定贵。

第三部分:市场现实的压力,路虎为啥要做这样的选择?

从商业角度,路虎的这个想法其实是被逼出来的。

2024年的财报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捷豹路虎的全球营收是二百九十亿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


利润也创了多年新高。

卫士和发现的血统纠纷,为啥越来越像了?设计语言的碰撞,两款车到底咋不一样的?-有驾

但这个增长主要来自哪里?

来自揽胜、揽胜运动版和卫士这三款车。

这三款车的销量占了总销量的百分之七十。

其他的车型呢?

有的在衰退,有的增长缓慢。

发现运动版就是在衰退的那一类。

在中国市场,情况更明显。

2025年一到二月份,整个路虎品牌在华销量只有两千多台。

这个数字说明,路虎的品牌热度在中国市场确实在下降。

发现运动版的处境最尴尬。

它被新兴的国产品牌压制,比如坦克300之类的。

这些国产车既便宜,越野能力也过得去,消费者自然倾向于买便宜的。

路虎管理层看到这些数据,心想:咱们得想办法。

卫士全球销量那么好,特别是在北美和澳洲市场,已经成了"网红越野车"。

抖音上随处可见卫士的越野视频,点击量特别高。

这说明什么?

说明消费者对硬派越野车的需求很旺盛。


既然卫士那么受欢迎,那发现是不是也能借这个东风?

卫士和发现的血统纠纷,为啥越来越像了?设计语言的碰撞,两款车到底咋不一样的?-有驾

路虎的想法是:咱们给发现换个硬派的外观,这样既能吸引喜欢硬派车型的消费者,又能用发现的品牌积累来卖这个新车。

说白了,这是一种"蹭热度"的策略。

既然卫士火,咱们就让发现也长得像卫士,也许能火。

但这个策略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消费者不是傻子。

人们买卫士,买的不仅是外观,买的是那套完整的越野能力和品牌传承。

如果发现只是换个外观,但越野能力没有跟上,消费者会觉得被骗了。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会打乱路虎自己的市场定位。

卫士和发现原本各自占据一个市场细分。

现在两款车看起来都是硬派风格,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就会直接对比。

一对比就完蛋了,因为卫士的越野能力肯定更强。

那发现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从这个角度看,路虎的这个想法看起来解决了眼前的销量问题,实际上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第四部分: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卫士和发现到底该怎么活?


2025年的越野SUV市场已经分化得很清楚。

一类是"硬核玩家",买越野车就是为了越野。

卫士、奔驰G级、陆地巡洋舰,这些是他们的目标。

这个市场的消费者看重的是越野能力、可靠性和品牌地位。

他们愿意为真正的硬派能力掏高价。

另一类是"轻度越野爱好者",他们是城市中产。

想要的是一台既能偶尔去郊外野一野,平时又能舒服地接送孩子的车。

宝马X5、奥迪Q7、揽胜运动版,这些原本是他们的选择。

这个市场看重的是舒适性、豪华感和品牌调性。

发现原本就卡在这第二个市场里。

它的定位很清晰:给中产家庭一台既有越野属性,又足够豪华的车。

这个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了三十多年,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用户。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市场在被蚕食。

国产品牌正在快速进入这个区间。

比如比亚迪的一些SUV车型,价格便宜一半,配置也不差。

这对路虎这种传统豪华品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路虎遇到的情况,其实整个欧美汽车产业都在经历。

传统豪华品牌的品牌溢价在被削弱。


消费者变得更理性,更看重产品的实际价值。

卫士和发现的血统纠纷,为啥越来越像了?设计语言的碰撞,两款车到底咋不一样的?-有驾

在这种背景下,路虎的选择有几个方向。

一个是坚守发现的原有定位,继续强调舒适性和豪华感,价格可以稍微下调来提升销量。

另一个是放弃发现,专注于卫士这样的硬派产品线。

第三个是模糊两款车的定位,让它们既有重叠,又各有侧重。

路虎现在看起来是选了第三条路,但这是最危险的一条。

因为一旦定位模糊,消费者就会用最简单的逻辑来选择:哪个性价比高。

那最后肯定是卫士赢,发现被边缘化。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什么呢?

应该是强化发现的"家用豪华"定位,让它和卫士的区分更加明显。

告诉消费者:你要硬派越野,买卫士。

你要兼顾家用和豪华,买发现。

这样反而能保护两条产品线的价值。

但这需要路虎有战略定力。

而战略定力最考验的,就是能不能在眼前的销量压力面前坚持长期的品牌建设。


结语:路虎正在面临一场品牌认知的危机

2025年对路虎来说是个转折点。

十月的网络攻击,十六号的新车发布,这一停一发之间,路虎在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

但这个策略调整的方向很值得商榷。

看起来,路虎想通过让发现更像卫士来提升销量。

但实际上,这样做是在削弱发现的品牌价值。

长期来看,这对路虎的品牌建设是有害的。

从全球汽车产业的大趋势看,品牌区分度是越来越重要。

泛滥的产品线只会相互蚕食,最后都没有好果子吃。

路虎现在拥有的资产是什么?

是卫士和发现这两个已经积累了几十年品牌认知的产品线。

这是宝贵的资产,应该被好好利用,而不是被互相混淆。

未来的路虎,应该做的是:

强化卫士的"硬派越野"定位,继续做全球最好的硬派越野车。

同时,重新定位发现,让它成为真正的"豪华家用越野车"。

两条产品线各有各的市场,各有各的价值。


这样才能在全球越野SUV市场的竞争中,既能对标硬派品牌,又能对标豪华品牌。

卫士和发现的血统纠纷,为啥越来越像了?设计语言的碰撞,两款车到底咋不一样的?-有驾

卫士对标卫士粉丝,发现对标中产消费者。

两条线都能赚钱,才是路虎应该追求的。

2025年已经过半,接下来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影响路虎在全球市场的位置。

希望路虎的管理层能够看清这一点,做出正确的选择。

否则,曾经的英伦豪华越野车代表,可能真的会慢慢沦为"平替"。

(最后问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五十万块钱预算买越野SUV,现在的市场上,你会买真正的卫士,还是那个"长得像卫士但可能不太硬"的新发现?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能告诉路虎,它到底哪里做错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