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牌政策生变 四百公里混动 谁喜谁忧?
上海新能源政策风向变了。
可能再次转向。
据多方信息显示 上海市发改委正在讨论。
将纯电续航400公里以上混动车型纳入免费绿牌范畴。
这意味着。
自2023年停发混动绿牌之后。
上海可能重新为混动开门。
但开的是“高门槛”之门。
这不是简单回归。
而是一次技术筛选。
政策制定者纠结两个问题:如何确保车企公布真实路测数据?如何防止“政策套利”?
有些企业可能突击推出“特供版”。
电池加大。
纸面达标。
实际体验仍是老样子。
车企已闻风而动。
有合资品牌紧急调整计划。
将年底原定上市的混动车型电池包加大30%。
这一切。
都是为了摸到400公里的高线。
01 高门槛,少数者的游戏
目前市面能达到400公里纯电续航的混动车型。
极少。
插混车型普遍在200公里以下。
增程阵营中
智己LS6增程版(450公里)
尊界S800(400公里)
等寥寥数款可达标。
价格跨度极大。
从20万到百万级。
政策红利并非雨露均沾。
而是流向高端市场。
02 为什么是400公里?
政策制定有其逻辑。
高续航混动更接近纯电用车体验。
鼓励用户多数时间用电行驶。
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这符合上海超大城市减排目标。
但也有人质疑。
400公里指标是否过高?
会否变相保护本地企业?
智己(上汽旗下)成为首批受益者。
争议随之而来。
03 消费者:观望还是行动?
对潜在购车者。
这是重大利好。
上海燃油车牌拍卖价常年高达数万元。
免费绿牌极具吸引力。
若政策落地。
家庭用户可选择混动。
兼顾长途与日常用电。
尤其适合无固定充电桩群体。
但注意。
现行政策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新规细则预计9月前敲定。
想上车?
还需耐心等待官方最终发文。
04 城市治理的平衡术
上海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很高。
前五个月每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挂绿牌。
交通压力巨大。
内环高峰时段平均时速持续下降。
政策制定者面临两难。
既要促进新能源车发展。
又要缓解交通拥堵。
传2025年底可能停发免费绿牌。
此时释放混动利好。
或是过渡之举。
未来何去何从。
无人能下定论。
但可确定。
政策任何风吹草动。
都直接搅动市场格局。
车企调整产品线。
消费者改变购车计划。
一切等待九月的那纸公文。
上海绿牌。
从来不仅是一张牌。
它是风向标。
是博弈结果。
也是城市治理智慧的体现。
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