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自救,合并北京直营店,根源问题待解决

最近大家可能都听说了,关于保时捷的新闻,好像不再是哪个明星或者大老板又提了辆新车,反而是它关店、降价、销量不好的消息越来越多。

咱们普通老百姓可能就纳闷了,这么一个听起来就特别高级、特别有钱人才开得起的汽车品牌,怎么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里,突然就玩不转了呢?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跑车之王”走下了神坛?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咱们得好好捋一捋。

保时捷自救,合并北京直营店,根源问题待解决-有驾

事情的一个标志性信号,就是北京那家最有名的保时捷店要关门了。

这家店叫长安保时捷中心,位置就在长安街上,离天安门广场也就一公里远,可以说是北京最核心的地段了。

它从2001年就开业了,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保时捷门店。

可以说,它看着保时捷这个品牌怎么从零开始,一步步在中国火起来,最后一年能卖出去将近十万辆车。

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现在说关就要关了,业务要合并到望京一个新建的更大的中心去。

官方的说法听起来很高大上,叫什么“战略整合”、“优化网络”,但咱们老百姓一听就明白,这不就是生意不好做了,得收缩战线,节约成本嘛。

保时捷自救,合并北京直营店,根源问题待解决-有驾

这也不是个例。

除了北京,像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河北的唐山、浙江的义乌、河南的郑州,这些城市的保时捷展厅也都在陆陆续续地关闭。

保时捷自己也承认了,计划在未来几年里,把全国的经销商数量从一百五十家减少到一百家左右。

这一下子就要砍掉三分之一的店,动静可真不小,说明问题确实挺严重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能把保时捷逼到这个地步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车卖不动了。

数据是最不会骗人的,就在去年上半年,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一下子就掉了百分之二十八,半年时间只卖了两万多辆车。

保时捷自救,合并北京直营店,根源问题待解决-有驾

这个跌幅,是它进入中国二十年来最惨的一次。

两万多辆是个什么概念呢?

现在咱们国内的一些新能源品牌,比如理想、问界,人家一个月的销量可能就比这个数多了。

想当年,中国市场可是保时捷全球最大的金主,全世界每卖三辆保时捷,就有一辆是卖到中国的。

可现在,中国市场已经从第一的位置掉到了第三,排在了北美和欧洲的后面。

具体到卖的什么车,情况就更糟糕了。

以前满大街都能看到的、被很多人当成成功标志的卡宴SUV,销量直接砍了一半;另一款稍微便宜点的Macan SUV,卖得更差,连前年同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保时捷自救,合并北京直营店,根源问题待解决-有驾

至于那些更纯粹的跑车,比如911、718,还有它的电动跑车Taycan,销量更是跌得只剩下零头了。

这就好比一个过去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的优等生,现在突然所有科目都不及格了,这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以前买保时捷的那些人,现在都去哪儿了?

答案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过去,花个一百万买辆卡宴,开出去非常有面子,代表着一种身份和品味。

但现在,时代变了。

同样是花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很多人发现,有更好的选择了。

保时捷自救,合并北京直营店,根源问题待解决-有驾

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像理想L9、问界M9,它们用完全不同的思路来定义豪华。

它们可能没有保时捷那么强的发动机轰鸣声和赛道基因,但它们车里有大屏幕、有冰箱、有能完全放平的舒适座椅,智能驾驶系统也做得特别好,人机交互体验非常流畅。

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或者商务人士来说,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舒适和科技感,比单纯的驾驶乐趣来得更实际。

当人们发现花一半的钱,能买到一辆在很多方面体验甚至更好的车时,那个印着保时捷标志的方向盘,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

更何况,当保时捷自己也开始大幅度打折促销,曾经那种“保值神器”的光环也就慢慢褪去了,它所代表的那种优越感和独特性,自然也就被稀释了。

车卖不出去,压力最大的就是夹在中间的经销商了。

保时捷自救,合并北京直营店,根源问题待解决-有驾

这就闹出了去年那场经销商集体“起义”的风波。

你想想,经销商从厂家那里进车是要花真金白银的,如果车卖不掉,就全都砸在自己手里,每天都在亏钱。

为了完成保时捷总部定下的销售任务,他们不得不亏本卖车。

有消息说,卖一辆电动车Taycan要亏十几万,连最畅销的卡宴都得亏五万块钱才能卖出去。

一边是亏钱卖车,另一边保时捷前几年还在不断地增加新的经销商,导致每家店能分到的客户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难做。

这种情况下,经销商们肯定不干了。

于是他们联合起来,直接跟德国总部摊牌,要求给亏损的钱进行补贴,很多经销商甚至直接停止从厂家提车。

保时捷自救,合并北京直营店,根源问题待解决-有驾

这就好比后院起了火,厂家和销售渠道之间最重要的信任关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保时捷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装作看不见了,必须得想办法自救。

他们也明白,光是关几家店、裁几个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的产品,已经跟不上中国市场的变化了。

所以,保时捷开始了它历史上最大刀阔斧的一次转型。

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在上海投资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研发中心。

这个研发中心可不是以前那种只负责市场调研的小办公室,而是要真正地在中国搞研发、搞采购、搞质量控制。

保时捷自救,合并北京直营店,根源问题待解决-有驾

说白了,保时捷终于想明白了,不能再把德国工程师觉得好的东西,直接拿到中国来卖了。

他们必须真正地了解中国消费者需要什么,然后在这里,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产品。

比如,他们计划在未来推出专门为中国用户开发的车机系统。

这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中国的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智能化、数字化要求非常高,一个好用的导航、一套流畅的语音控制系统,甚至比发动机有多少马力还重要。

所以说,保时捷现在走的这条自救之路,其实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

它不仅要修复和经销商的关系,更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品牌价值。

那个单靠一个品牌标志和传统的机械性能就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豪华车市场的游戏规则。

保时捷今天遇到的困境,其实也是所有传统豪华品牌都要面对的课题。

它们必须放下身段,真正地去学习和适应中国市场的节奏和需求,否则,就只能被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所淘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