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汽车品牌因一场0.07Cd的差距,引发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信任危机。5月2日,某汽车博主实测某品牌汽车风阻系数与官方宣称的0.21Cd相差33%,该博主视频经马斯克在推特转发后引发国际关注,浪潮之下的“裸泳者”终于被曝光了。
此次争议也暴露了行业数据注水乱象。国内风阻测试缺乏统一标准,部分车企通过在不同风速下测试车辆风阻系数,风速越高,风阻系数越低,数据越好看。需要知道的是:我们国家的权威机构只认可在120km/h风速下的测试数值,才会给该车型颁发认证证书。所以部分车企就用160km/h测试条件下获得的“美化”数据来对外宣传。
当然,虽然测试水很深,依然有车企争取数据透明化,有不少车企测试完毕能很坦然放出权威机构认证的证书,证书上非常清晰地标明该车型的测试成绩。再比如特斯拉、BBA、蔚来等品牌是真正将风洞测试用作优化造形设计,而非纯粹以宣传为导向。
这场由参数争议引发的行业震动,既是品牌信任的试金石,更是从“数据狂欢”转向“技术落地”的转折点。随着消费者对数据真实性的关注与日俱增,车企唯有通过公开测试、标准统一和AI技术革新,方能在电动化浪潮中建立长效竞争力。
全部评论 (0)